到了六零年,连续一年多的干旱依然没有好转。市面物资极度匮乏不说,城镇居民开始减口粮。
一个成年男子的定量,从三十斤减到二十七斤,成年女子从二十八斤变成二十五斤。麦麸稻糠玉米芯成了代食品,南瓜红薯棒子面都已是餐桌上的主食。
现在静怡骑行在大街上,再也见不到朝气蓬勃的人群,一个个是眼眶凹陷面带菜色,或是全身浮肿走路打晃。
红星轧钢厂领导们的小灶也难以为继,炒个鸡蛋都成了领导餐桌上的奢侈美味。轧钢厂都成立了计划外物资采购部门,十几个采购员深入山间地头,下乡采购农民手中的农副产品。
现在厂领导们杜绝了大吃大喝,导致傻柱也断绝了饭盒的来源。再加上鸽子市已没有了仪价粮可卖,贾家一下子就陷入了饥荒。
家里两个孩子整天饿得是嚎啕大哭,秦淮茹抹着眼泪去求了易中海。三位管事大爷商量了一下,开了全院大会给贾家募了一次粮。
可这个节骨眼下,每家每户都在为粮食而发愁,谁家还能有多余的口粮?全四合院二十多户人家,只募得了五斤麦麸代食品。
静怡从学校骑车刚回到家,就被三位管事大爷上门募粮。她现在的身份又不能不募捐!但她家也没有代食品,总不能抓一把白面给贾家?只能摸摸口袋募捐了半斤粮票。
今年高考,静怡以十五岁之龄,用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政治管理系。
以前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学校寄给录取新生所在的街道办。当交道口街道办敲锣打鼓来送喜讯时,这简直轰动了南锣鼓巷。静怡顿时成了风云人物,受街坊邻居们的津津乐道。
她在四合院的地位也得到提高,在背后说她闲话的现在基本已杜绝。毕竟大学生出来妥妥的国家干部,级别比大中专生要高不少。
现在如此困难时期,她更不敢让自己脱离群众。做饭用餐都在空间里解决,哪怕现在给雨水食物,也是纯玉米面做的馒头。但她的这玉米面是经过现代加工而成,吃在嘴里一点都觉得不到粗糙。
在大学上课,她每月还能领十八块钱的补助金,七斤粮票。但这些对她来说可有可无,有钱票都不一定能买到东西。但古董除外!
这天她骑小轮自行车外出回四合院,在院门口就看见贾张氏抱了个大瓷罐子,鬼鬼祟祟地从胡同口过来。
静怡定睛一看,不就是那只明早期的青花将军罐吗?这东西看样子也不是贾家所有,也不知道贾张氏从哪里偷回来的。
“这个罐子两块钱卖给我?行不行?”等贾张氏来到院门前,静怡开口问道。
“不卖!除非五块钱加五斤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