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伯!梁大婶!”
一下子买了这么多良田,少不得要同两人告知一声。
梁里正两口子都惊呆了,梁大婶掰着手指头半响回过神,“四十二亩啊,我的天,那可有多少啊!”
梁里正笑呵呵的道贺,也很羡慕。
他们家如今也攒了不少银子,他也想买些良田,只是这种紧俏货哪儿有那么容易买的着?
只能等运气了。
许知春笑道:“里正伯,我想要去一趟官府备案,顺便还想在那水田周围买些荒地。我瞧着那一片儿的地不错,买了下来等开出来了可以种土豆红薯,连成片的也方便管。”
梁里正吃惊:“还要买?也不是不行,既然你想好了,我随你看看去。”
梁三婶忙道:“我也跟着瞧瞧热闹去。”
索性还有时间,梁里正这就领着她们过去丈量。
路上问许知春要买多少?许知春手里如今还剩下五百两银子,打算买个一百六十亩。
刚好够。
一百六十亩山地并不算多,种红薯、土豆其实也种不了多少呢。
梁里正两口子知道她是个办事有分寸的,也没劝阻。
梁三婶笑叹:“知春真是越来越能干了!你这多置办些产业也好,底气足。”
许知春正是这样想的,点点头感激一笑:“多亏了里正伯和梁大婶你们帮忙,不然我哪里有今天。”
梁三婶摆手笑:“可别这么说,我们可沾了你多少光呢。”
说的许知春也笑起来。
聪明人不会嫉妒,只会感激。
许知春雷厉风行,第二天一切手续统统搞定,田契地契到手,坐拥大片江山。
心里满足又踏实。
跟她交好的纷纷道贺。
田地到手,且颇成规模。许知春打算干脆在那一片儿修建一座小农庄,到时雇用两户佃户、买几个下人,小农庄也有模有样了。
红薯、土豆这两年的产量大体是干不成什么别的、卢大人八成是要全部收购用于推广做种的,但过两年就不一样了,过两年产量大增,是可以进行加工的。
做成红薯粉、土豆粉,既可直接卖给商家,做菜勾芡、做煎饼甜点小吃;又可以继续加工,做成红薯粉条、土豆粉条出售。
这片地方正好,还能建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