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世俗帝国建立175

夜风送来远处狼群的嗥叫,冒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他知道,中原不仅能提供粮草,更能提供劈开世界的利刃。这场与中原的交易,不是依附,而是互相利用——他们需要草原的良马,他需要他们的铁器,各取所需,直到他的狼旗插遍更遥远的土地。

四、铁与血的联盟:中原工匠的草原传奇

秦老头的铁匠坊建在王庭西侧的山坳里,大量西域的匠人和各族的学徒们,一起耗费了几天时间,才建好了五座熔炉,这东西就是怪兽,肚子里日夜燃烧炭火,烟囱里冒出的黑烟与草原的炊烟交织在一起。冒顿几乎每天都要来看进度,看着一块块黑铁矿石变成了铁块和钢锭,又在工匠们手中变成锋利的剑刃。

“大单于您看,”秦老头捧着一把刚淬火的长剑,剑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寒光,“这是用灌钢法炼的,铁芯外包熟铁,既能保持硬度,又不容易折断。”他拿起一根粗铁条,用剑轻轻一划,铁条应声而断。

冒顿接过长剑,手腕轻抖,剑身在空气中划出一道弧线,发出龙吟般的嗡鸣。“比大食的弯刀如何?”他想起去年从西域商人手中买下的弯刀,虽然锋利,却容易崩口。

“那些西域弯刀,”秦老头撇撇嘴,露出不屑的神色,“用的是花纹钢,好看是好看,论实战不如我们的铁剑。老汉给这剑起名叫‘破虏’,专破草原胡虏的铠甲。”

冒顿大笑起来,将剑扔给身旁的护卫:“赏秦老丈十匹好马,五十只羊!”他转向呼衍骨,“让狼骑兵都换上这种铁剑,再打造五千副铁甲,我要让我们的勇士,像铁打的狼群一样冲锋。”

此时张诚又带来了中原的消息。汉人的大将军派人传话,愿意每年供应十万石粮食和五千斤精铁,条件是共同夹击西域的车师国。

“他们倒是打得好算盘。”冒顿看着送来的粮草清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知道汉朝皇帝的心思,想用物资拉拢他,同时借他的手稳定西域。但他不在乎这些,只要能得到足够的粮草和铁器,暂时做些交易又何妨?

“回复汉人将军,”冒顿对张诚说,“车师国我会处理,但我要他们派更多的铁匠来,还要送来最好的煤炭。告诉他们,我的狼骑兵不仅要吃饱,还要有最锋利的牙齿。”

三个月后,西域传来捷报。冒顿的狼骑兵穿着铁甲,手持“破虏”剑,只用了七天就攻破了车师国的都城。当捷报传到王庭时,秦老头的铁匠坊已经能日产五十把铁剑,锻造技术甚至超过了中原的水平。

“大单于,”秦老头捧着一块刚炼出的钢锭,脸上带着激动的潮红,“老汉发现,用草原的无烟煤炼钢,比中原的木炭更好!您看这钢,比镜子还亮!”

北庭熔火照星河

冒顿的指尖划过钢锭时,正有一缕月光从穹庐的透气窗漏进来,在冷硬的金属表面投下银线般的光痕。冰凉的触感顺着指腹蔓延,像极了漠北寒冬里冻透的玄铁,却又带着一种截然不同的温润——那是中原工匠所说的“百炼之泽”,是将顽铁在烈火中反复捶打、浸泡、淬火,才能驯服出的肌理。

他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当第一批中原铁匠踏着初融的雪水走进王庭时,那些人看草原铁矿的眼神,就像牧民发现了丰美的冬牧场。

“单于,这镔铁里的‘火性’太烈。”当时为首的老工匠捧着一块矿石,枯瘦的手指捏出深深的印子,“得用汉水的‘柔’去中和,不然炼出来的兵器会像开春的冰棱,看着坚硬,一碰就碎。”

那时冒顿只是冷笑。草原的铁骑踏遍漠北时,靠的从来不是什么精巧技法,而是挥刀时的狠劲。可此刻掌心下的钢锭却让他沉默了——这东西比草原最好的玄铁轻了三成,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越如驼铃,断面处的纹路像极了雄鹰展翅的羽翼。

帐外传来风穿过冶炼炉风口的呼啸,夹杂着叮叮当当的捶打声,那声音不再是草原铁匠粗糙的猛击,而是带着某种韵律,像中原乐府里的鼓点,沉稳而绵密。汉人冶炼技术太先进了,足以弥补他们和草原人的身体素质差距,一不留神,一位汉军菜鸟也可能力斩草原雄鹰。

他抬手摩挲着钢锭边缘,那里还留着锻打时的细微痕迹,像极了母亲编织的羊毛毯上的纹路。忽然间,他明白了这场合作的意义。中原人带来的不只是淬火的技法,更是一种把狂暴化为坚韧的智慧——就像牧民将烈马驯服成坐骑,不是折断它的筋骨,而是懂得顺着它的性子引导。

夜幕降临时,王庭的主帐被火把照得如同白昼。冒顿走进帐时,正看见两个匈奴武士举着新锻的长刀比画,刀刃划破空气的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锐啸,惊得悬挂在帐顶的狼旗微微颤动。帐壁上悬挂的丝绸在风里轻轻摆动,蜀锦织就的龙凤纹样与狼图腾交错辉映,竟有种奇异的和谐。

“单于!”负责后勤的当户快步迎上来,手里捧着一斛刚酿好的马奶酒,“中原的匠人说,用他们带来的曲料发酵,这酒能存到明年秋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