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毛利不算多的,尤其是在劳动力密集产业,这种快速回本的行业里,真的不算多。
因为,一旦生意不好,可能连续亏损一两月,公司就得关门了。
就跟开火锅店似的,有淡季有旺季,哪天附近的居民吃腻了,饭店只能关门走了人了。
白亦能短期内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那可是投入了大笔的钱了啊。
在规模效益下,节约出成本,这才有了低价的竞争力。
前期公司收入,基本上全部用来急速扩张公司业务,不断地规模化经营,稳固市场地位。
也就是说,一边赚钱,一边用赚得钱,开新公司……
好在,白亦赚的几乎都是鸡毛蒜皮的钱,没有大资本竞争,发展的很顺利。
润物细无声,春风吹又吹,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白亦的小杂货,已经深入到民生领域。
没人知道这些产品是白天下集团的产品……
也没人跟白亦抢豆腐抢咸鸭蛋的生意……
面对白亦的资本优势,小货郎和小加工厂们,根本顶不住啊。
都被白亦收购了,加入了白亦集团事业群,当起了分销商。
比自己卖,收入还要高……
这些,几乎都是几毛钱的生意啊。
哪个大资本脑抽了,跟你抢豆芽这种生鲜的小生意?
整个市场产值就那么一丢丢,谁进去啊?
进来,不用三天就得死,因为很多产品保质期短,很容易烂,卖不出去就是亏钱啊!
跟香蕉白菜似的,卖不出去时候,只能烂在地上。
所以,白亦现在发展的很顺利,闷头赚薄利多销的辛苦财……
但是,其他大宗产品,棉花、大蒜、生姜等等,白亦这块还没做大。
离头部大玩家距离,还是很远……
白天下集团,对外神秘,没人知道它是卖菜的、种菜的、养猪的、磨豆腐的……
外人以为它是出租冷链仓储的集团,更不知道它是卖鱼的、卖咸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