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李之争看似以李定国的胜利落下帷幕,但实际上,这场争斗只是一个开始。李定国虽然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但在内政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此外,他与孙可望的旧部关系紧张,难以整合内部力量。更糟糕的是,就连曾经的战友刘文秀也被他所不容,使得大西军内部矛盾日益激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西军迅速分崩离析,仿佛雪崩一般无法阻挡。晋王李定国主政后,刘文秀原本看到了一丝希望,认为可以借此机会推动朱由榔北上贵阳,以重振旗鼓。由于大西军连续失利,导致内部出现严重问题,将皇帝推向前方,可以起到鼓舞士气、收复四川的重要作用。一旦成功进入成都,便能够巩固西南三省的局势,为后续的北伐计划奠定坚实基础。
面对这个全新的战略规划,即便是一贯表现得软弱无能的朱由榔,此刻也不禁感到兴奋异常,并且表示出了强烈的意愿去接受并执行它。然而,正当他们准备将计划付诸实践的时候,一个出人意料的状况出现了——李定国竟然对这个提议表示了否定。
或许是由于李定国深知朱由榔的性格较为懦弱,不希望他卷入战争的旋涡之中。但实际上,更主要的原因是李定国期望将朱由榔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而不愿看到朱由榔借此机会渐渐沦为刘文秀的附属品。
更要命的是,李定国竟然还干扰刘文秀收复四川的进程。大臣金简为此上疏提醒道:“内患虽除,外忧方棘,伺我者方雁行顿刃,待两虎之一毙一伤以奋其勇;而我酣歌于漏舟,熟睡于积薪之上,能旦夕否乎?二王老于兵事者也,胡亦泄泄如是。”
(译文:内患虽已除去,但外忧却愈发严峻,那些伺机而动的敌人正像雁群一样排列整齐,磨刀霍霍,等待着我们这两只老虎中的一只死去或受伤,以便他们能够趁机奋力出击;而我们却在漏水的船中酣畅高歌,在堆积的柴草上熟睡,这样的情况还能持续多久呢?二位王爷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为何也如此懈怠?)
刘文秀对李定国逐渐变得狭隘的危险有着清醒的认识,然而他却无力阻止李定国个人的变化。为了自己和大局着想,刘文秀决定注重团结孙可望的部下兵将。他的豁达大度收到了极为显着的效果,多达三万余人的秦王旧部都愿意归附于他。其中包括大将冯双礼,甚至连艾能奇之子艾承业,后来也与刘文秀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与李定国则逐渐疏远。
当初大西军的将领们对李定国寄予了厚望,如白文选等大将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他们深知同室操戈只会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损失,因此选择罢手,以维护大局。这充分显示出大批将士在关键时刻能够明辨是非,懂得利害关系。
然而,李定国对孙氏旧部却心存芥蒂。在交水大捷后,他犒赏将士,积极备战。但在论功行赏时,他将原来孙可望的部队称为“秦兵”,而将自己的部下称为“晋兵”。这种明显的区别对待,招致了不少原来孙可望部下的不满。
面对这种情况,刘文秀建议收编所谓的“秦兵”三万多人,并派遣他们去巩固边疆。将士们纷纷响应,愿意前往四川作战,展现出了高度的团结和忠诚。然而,李定国却对刘文秀团结将士、试图巧妙化解分歧的做法感到不满。他强行召回刘文秀,中止了收复四川的行动。这一举动让这位仅存的兄弟感到十分悲痛和心寒,次年便含恨而终。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刘文秀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无私精神。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精心窖藏的财宝全部捐献出来,这个举动不仅彰显了他的高尚品质,更是为了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
他深知,要想收复四川,必须要加强夔东十三家众义军的力量,于是他建议疏通这些义军,招募更多的军士。他为此费心谋划,不遗余力,希望能够为收复失地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