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尚书最近在京中可谓是风头无两,许多小官吏都开始纷纷站队,拥护他为下一任丞相。
丞相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仅需要才华能力,威望出众,还少不了这些同僚下属们的支持。
陶尚书满面春风,倒是有人看不过眼,找到了萧肃。
“萧大人,您是知道我等心意的,本来郑相告老,这丞相之位非您莫属啊,谁曾想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
“看那陶铎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实在可恶!”
说话的是萧肃的下属,吏部左侍郎和吏部左仆射。
两人从前便是萧肃的忠实拥簇,这回眼见萧肃要与丞相之位失之交臂,一个比一个着急。
能不着急吗?萧尚书升不上去,他们也就升不上去,切上峰失意,他们也得不到提携,这几日他们为这事,愁得头发都都白了不少。
萧肃一改从前温和儒雅的气质,少见的有几分疲惫。
“往后莫要再提此事,当心祸从口出!”
“陶大人固然有其过人之处,若能得圣上青眼,能为国为民效力,也是美事一桩。”
听萧肃如此不思进取的话,两个下属都有些惊愕。
“萧大人,您怎么如此得过且过,将到手的丞相之位拱手他人?”
“难道您还在为长乐郡主那事耿耿于怀?早就说了那不过是长公主妇人之仁的小把戏,哪里能动摇您在朝中的地位,您可不能安于现状啊!”
两个下属一再劝说,萧肃终于幽幽长叹出一口气。
“莫再说了,我前些日子收到家书,家母病重,危在旦夕……退一万步说,若有母丧,我必得回江南丁忧两年,朝中人才济济,如你们一般的青年才俊不知凡几,等我再度起复,还不知道能不能保全如今的尚书之位。”
听他如此说,两个下属终于回过味来。
原来不是不想争,而是萧老夫人身子不行,萧肃争不了啊。
不过想想也是,长乐郡主这事,若是传到了江南,萧老夫人怕是身子康健的也要被气出病来!
谁家老夫人一把年纪了,能受得了子孙做出这等嫡女换私生女的事情?
更别说那位嫡女如今脱宗改姓,认了长公主为义母,成了皇室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