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儿,绝不攀咬别人。
六部之间也是,不会轻易树敌。
因为这些官员同朝为官,谁做了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每个人都不干净,所以,心里有数就行。
而且,官员之间关系复杂。
有姻亲,有师生,有同窗。
几乎所有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
所以,如果有人犯事,自己认倒霉。
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轻易也不会咬别人出来。
因为要那样,就算能够脱罪,也会被大家孤立。
在朝堂之中,想要再站住脚,就难了!
所以听见裴元瑾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竟然要揭发吏部的罪行。
大家心里不约而同的想到,这三皇子,可是真狗啊!
裴煜却不这么想,反倒是来了兴趣。
他最喜欢看的,就是狗咬狗。
而且,又不用自己费力气。
也不用看卷宗查档案的,何乐而不为?
于是,就让兵部的官员,带着那些卷宗离开。
单独留下了裴元瑾,让他口述吏部的罪行,并且让十五记录。
他不会因为裴元瑾的几句话,就被忽悠了。
没有真凭实据,他是不会相信的,这叫不见兔子不撒鹰!
裴元瑾不是忽悠,他舅舅是吏部参政。
官儿虽不大,但是吏部所有的事情,都知道。
裴元瑾这几年,一心拉拢朝中官员。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找舅舅了解吏部的事情。
自然而然地,知道的事情也不少。
绝不是捕风捉影,胡说八道,都是经得起查证的。
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他也是拼了。
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知道的,全都讲了出来。
于是他说,十五写,一个时辰后,竟然记录了十几张纸。
裴煜看过里面的内容,让他在上面签字画押,就让人离开了。
然后,就让十五带着神风卫,将吏部的所有官员,提溜到了府中。
一个时辰后,又抓来了工部的官员。
接着,是礼部,工部,最后是刑部。
战王府彻夜灯火通明,各部官员进进出出。
只不过,进来的多,出去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