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利益交换

明末封疆 杰木 1646 字 10天前

以前之所以没有人用这个办法,主要原因还是大明朝骨子里的重农抑商思想。没有哪个官员能拉下脸面来为商人们争取权益,更别说用水师的船来贩运个人商户的物品了。以前即便是有,只怕商户也会被扒一层皮。

众商户听完魏渊的话,并没有表示出很强烈的意愿。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水师运货的成本过高,就算挣到了钱,也只怕难以进账到自己手中。

魏渊仿佛是看穿了众人的疑虑一般,只见他用手指了指郑芝龙。

“而负责运输货物的任务,将由郑芝龙郑将军担任。收益按照三七分,三分为运输货物的押运费用,七分是大家伙的收益。如何啊?”

魏渊此话一出,众多商人立刻变得跃跃欲试起来。要知道,以往官商分成比例能达到五五开就已经实属不易了,更多的时候则是绝大多数的利益都被军官们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而且负责运输的可是那位南海霸主郑芝龙,不论黑白两道的海上势力,都要仰仗他的脸色才能混口饭吃。有了郑芝龙的保驾护航,货物安全自不必说。

如此一来,整个会场的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众商人纷纷表达了愿意承建州府瓷器作坊的意愿。而这些事情的具体细则魏渊是不会过问的,他将魏明的远东商会推了出来,各个商户要统一与远东商会订立合作契约。

众商户也是乐在其中,毕竟有了远东商会做靠山,货物安全以及结账都有了保障,毕竟谁敢赖国公爷家的账呢?

就在大家热烈的讨论陶瓷作坊相关事宜的时候,魏渊又抛出了第二颗甜枣。

“接下来要设置茶叶、香料、药品和盐巴的贩售许可证,将由我江南税务衙门发放。”

魏渊这一席话可不得了,众人的议论声戛然而止。茶叶、香料、药品、盐巴,这四类物件在当世可都是绝对的违禁品。以盐为例,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是第一个创立盐政的人。他主张以民间产盐为主,辅以官府产盐。民间产的盐先卖给官府,由国家统一定价买卖,盐税就包含其中。

到了汉代,由于技术的进步,私自采盐的情况变的普遍起来。国家开始明令禁止百姓制盐,改由官府派人专门负责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唐朝中后期,盐政完全成熟了起来。官府收购百姓制的盐,再卖给盐商收取盐税,盐商再将买来的盐根据需求卖到各地,其余官府不再征税。

根据记载,中唐时期,盐税收入占国家税收的一半之多;宋朝时又增至三分之二;元代更是达到了十分之八,令人瞠目结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盐税对国家如此重要,古代对私盐买卖的刑罚之重也就不言而喻了。一般情况下,贩卖很少的私盐就会处以重刑。刑罚最重的五代十国时期,一经发现,无论数量多少,一律斩首。

明朝虽说延续了前朝的盐政,可这些违禁品的交易一直由大内派出的镇守太监们掌握。后来崇祯上台,将魏忠贤一派的宦官势力全部打倒,并裁撤了不少镇守太监。由此产生了极大的权力真空,比如盐政这块,就由镇守太监交到了布政使的手中。可布政使不同于太监,太监即便是专权,但受限于生理缺陷,他们一般对朝廷特别是对皇帝还是忠心的。而布政使就不同了,千里做官只为钱,手里握着盐政这么个聚宝盆,任凭谁都会有私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