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仙暖心一笑,这是发自肺腑的笑容。很少有人不图私欲而对李焕仙这么好,刹那间的恍惚,的确令李焕仙感受到了快乐。
“吃点东西吧,这是燕儿亲手做的。”
将食盒推了过去,关静蓉亲自为李焕仙斟酒夹菜,就像妻子照顾重病的丈夫一般,体贴温柔。李焕仙愣了一下,接过酒樽问道:“你告诉她们了?”
“没有。”
关静蓉摇了摇头,有些惆怅的说道:“还是你自己告诉她们的好,我相信你总有准备好的时候。要抱抱‘忘年’吗?若水今日出诊,孩儿就在城主府,我可以抱来给你。”
李忘年,李焕仙的长子,已经到了咿呀学语的年岁。虽然口齿不清,却也能含糊的说些什么。老实说,李焕仙很想抱抱自己的儿子,可他还是放弃了。
现在自己这副德行,形如枯槁,好似个丧尸般,万一吓到孩子怎么办?
“不了。”
简单吃了几口菜,食之无味,甚是无趣。李焕仙拿来辽国的粮食供给录问道:“这几年的‘城志’我都看了,辽国的粮食补给一直在递减,北海是如何不闹饥荒的?”
当年收服北海,粮仓中的陈粮连一年都没撑住,后期都是靠辽国的补给。可李焕仙发现,辽国的粮食一年比一年少,北海没理由能撑这么久还可以城泰民安。
让老百姓吃不饱,除非学关近南高压统治,否则早晚爆雷出问题。
“赵玉漱每季都给很多粮,根本吃不完。”
听着关静蓉的答复,李焕仙的脑袋又开始不够用了。辽国不给,秦国居然给?而且不是一年一给,而是一季度一给。北海只是一城之地,秦国这几年内忧外患全灭,养活北海完全不算问题。
可问题是,赵玉漱会真的这么好心?她若能那么包容,那李焕仙也不会与她老死不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