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帝位:慕容恪的高尚品德
359年,慕容儁病重,准备效仿先贤将皇位传给四弟慕容恪。慕容恪以不能乱了正统为由拒绝。慕容儁非常生气地说:“兄弟之间哪里用得着说客气话!”慕容恪答:“陛下如果认为我能够承担天下重任,我怎能不辅佐少主呢!”慕容儁说:“如你能像周公一样辅政,我还忧虑什么呢!”
转年慕容儁病逝,年仅十一岁的慕容暐继位,以慕容恪太宰总领朝政,行周公辅佐成王之事。慕容恪执掌朝堂后,政治上任人唯贤、广开言路、勤于政事、爱民如子,深得燕国上下爱戴;军事上逐步南下西征开疆拓土,将河南诸地划入版图,夺取洛阳进逼关中威震前秦,使得前燕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国。
天不遂人:名将陨落与前燕的衰落
367年,慕容恪病重。慕容暐亲临看望并询问后事,慕容恪再次向慕容暐举荐不受待见的吴王慕容垂主持国政,说其有管仲、萧何之才。一个月后,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病逝,前燕境内举国悲恸。
一直妒忌慕容垂的辅政重臣慕容评以自己为摄政,以年仅十岁的慕容冲为大司马执掌军权。两年后,慕容垂成功抵御东晋桓温北伐,声名大振,再遭慕容评等人妒忌加害,不得已西奔前秦。
一年后,也就是在慕容恪去世后的第三年,前秦苻坚以王猛、邓羌为帅,发兵数十万吞灭前燕。历史已成定局,但若慕容恪没有早逝,与慕容垂继续合力撑起前燕,天下大事犹未可知。
结语:慕容恪的传奇与遗憾
慕容恪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后世的敬仰。他位列武庙七十二名将之一,是十六国时期无可争议的第一名将。他辅佐少主、拒绝称帝的高尚品质更是令人钦佩。
然而,天不遂人愿。慕容恪的英年早逝不仅是他个人的遗憾,更是前燕的遗憾。如果他没有早逝,前燕的历史或许会被改写。但无论如何,慕容恪的传奇事迹和高尚品质都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