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稳婆抱着襁褓上前,满脸堆笑:“恭喜陛下喜得皇子!
小皇子生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眉目清秀,将来必是龙凤之姿,定能成为国之栋梁。”
“让朕仔细瞧瞧。”
李瑛慈爱地俯身端详,只见襁褓中的婴儿肌肤莹白如玉,小嘴粉嫩如樱,眉眼间已隐约可见俊秀之姿,不由得心生欢喜,忍不住开口夸赞。
“好一个标致的男婴,将来定是个玉树临风的俊美郎君!”
夸完了孩子,李瑛也没有忘记给稳婆看赏,吩咐吉小庆给两位稳婆每人赏赐一块金饼,她们的弟子每人赏赐一枚银铤。
“哎呀……多谢陛下厚赏,多谢陛下厚赏啊!”
两个稳婆笑逐颜开,连忙叩首致谢,心中暗自感慨,还是生皇子好啊,这样有赏赐拿,可谓皆大欢喜!
“请陛下为十五郎赐名!”(前面弄错了,杨玉环生的这个排行十五)
杨玉环躺在榻上,柔声启奏,那双因生产而略显疲惫的眸子此刻却亮得惊人,满含着殷切的期盼。
“嗯……”
李瑛负手在床前踱了半步,目光再次望向襁褓中那个惹人怜爱的男婴。
此子眉宇间自带一股清雅之气,安静乖巧的模样,竟无端让人心生怜爱。
一个名字倏地划过李瑛心头,那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南唐后主。
李瑛停下脚步,开口说道:“朕看此子灵秀温润,便为他赐名「煜」。李煜,愿他如日光般和煦光明,亦能文采斐然。”
正是这孩子身上那种天生的、近乎柔弱的儒雅气质,让李瑛凭空生出一份“我见犹怜”的同情,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位精于词章、却丢了江山的“词帝”。
在李瑛看来,杨玉环之子继承大统的机会微乎其微,既无帝位之缘,自然也就不必担心“亡国之君”的名号会带来什么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