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4k)

听了杨宪的话,朱标心中大为震撼。

此刻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朱元璋会让那些老兵延迟退伍,让他们在退伍前与新兵最后见上一面的原因了。

就是杨宪所说的,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薪火传承。

在这件事上,很显然,朱元璋和杨宪想到了一块。

“对了,太子殿下,我给咱们大明军队还创造了一首军歌。”杨宪忽然停下了脚步,开口道。

“军歌?”朱标开口道。

杨宪点了点头,开口解释道:“大秦的《无衣》、西汉的《大风歌》、东汉的《马踏燕然》、大唐的《秦王破阵乐》,这些都是军歌。”

“我们大明同样需要自己的军歌。”

军歌是军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军队的精神文化,而且对增强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主,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昔时笔,着我战时衿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呼战歌齐从军!”

“高呼战歌齐从军!”

“.”

杨宪忽然唱了起来。

一旁的朱标听着听着,只觉心潮澎湃,到最后更是生出头皮发麻的感觉。

朱标猛地抓住杨宪的手,开口道:“杨卿,这歌叫什么名字。”

“就叫从军歌吧。”杨宪开口道。

事实上,(知识青年从军歌)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首只有词没有曲的歌,杨宪用的是新四军军歌的调子。

杨宪自己最初听这歌的时候,还是因为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头阿译长官带头清唱的那个版本。即便两世为人,杨宪依旧还记得,当时的他就是如今朱标这个反应。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

团结奋进,好男儿报国就在今朝!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努力,大明征兵工作终于下了帷幕。

一个个少年郎,也终于要在今天真正进入军营,真正成为一名大明的战士。

而今天同时,也是洪武老兵们退伍的日子。

京师,中军大营。

“前辈,您今天是来参加退伍大典吗?”

一个刚来军营的新兵,看着身着便服的一个老年人,开口问道。

老年人回过头,看着新兵那张稚嫩、充满朝气的脸庞,开口笑道:“是啊。”

对方转头的瞬间,新兵也看清了老年人的样子。

皱纹满面,两鬓斑白。

新年心中不由生出感慨,这个年纪都足以当他爷爷了,可还在为大明保家卫国,实在是太令人敬佩了。

老爷爷,一定立个很多军功。

“前辈,您怎么现在才来,退伍大典马上就要开始了,我现在就带你去现场。”新兵热忱道。

老年人点了点头,开口道:“那就劳烦小兄弟了。”

新兵带着老年人,一路小跑,来到了退伍大殿会场。

“少年郎为什么参军?”校场前,老年人停下了脚步,看着新兵开口问道。

“我叫张武,参军为保家卫国,敢问前辈尊讳?”新兵开口问道。

老人笑着回道:“好一个保家卫国,咱姓朱,名重八。”

“朱重.”

念到一半,这名新兵出自本能闭上了嘴,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只是当他回过神来,朱元璋已然往校场中央走去。

那些早已等候多时的将官看到朱元璋后,立马跑了过来,行礼道:“陛下!”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他们无需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