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李俊业就如一个引子,被崇祯抛出,轻易地转移了两派的注意力。
对于杨嗣昌这样轻描淡写的处分,就算是白痴也会想到,崇祯是在保护他。
那么这场大变自然要有人为他负责,显然这个锅又到了“边将”的身上。
东林众人开始以为崇祯要清算卢象升,惊恐不已,不料崇祯却将一个不起眼的李俊业抬了出来挡子弹。
虽然连番的大捷,让李俊业在朝中已经是家喻户晓,但他原职也不过是一个从三品的指挥同知而已,听起来品阶很高。
大明四百多个卫,每卫设指挥使一名,指挥同知二名,实际官职小的根本就上不了大台面,何况他现在还是待罪之身,已经被褫夺了所有官职,暂行其是而已。
对于朝堂中的诸多大佬而言,其实是很小的一个人物。
但党朋之争,很多时候就是以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为导火索,双方在里面做足文章,然后这个小小的导火索,自然会引爆最后面的炸药桶。
而今的李俊业不仅是被拿出来挡枪的人,在某些人的心中,还是这根小小的导火索。
“陛下,登州参将李俊业正在午门外,到阙请罪!”
“什么?”
群臣包括崇祯都是一愣,齐刷刷的将目光投向刚才来报的太监。
这个太监只不过是午门外一个非常普通的管事太监而已,被数百双目光齐刷刷的盯着,哪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心中忐忑不安,还以为自己是说错了什么话。
忙压低了声调,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陛下,登州参将李俊业正在午门外,到阙请罪!”
“退朝!”
正当群臣们从惊愕中回过神来,正准备如何给李俊业议罪时。
一声清脆的退朝声,响彻了御门之外。
崇祯头也不回的拂袖离去。
帝心难测,真是帝心难测。
只留下御门外数百群臣,纷纷聚集在一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