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全胜,焕新文途
李元婴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小心翼翼地从袖中掏出一本薄薄的册子,双手呈上。
李世民接过册子,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翻阅起来。
御书房里静得落针可闻,李元婴大气都不敢喘,感觉每一秒都像一年那么漫长。
终于,李世民放下了册子,摘下老花镜,看着李元婴,缓缓说道:“朕万万没想到,在你的笔下,朕居然是这样的……”
李元婴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完了,芭比Q了,这回怕是要凉凉了。
谁知李世民话锋一转,哈哈大笑起来:“这小子,还挺会写!朕看这新文学,确实比那些老掉牙的文章有意思多了!”
李元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暗自庆幸:还好,父皇是个开明的人,没有被那些老顽固洗脑。
新文学的胜利让传统文人如鲠在喉,他们岂能善罢甘休?
私底下,一股暗流开始涌动。
他们深知,正面硬刚已经行不通,于是便开始散布谣言,说新文学作品中藏污纳垢,宣扬不伦不类、伤风败俗的思想,蛊惑人心。
更有甚者,捏造证据,说新文学是前朝余孽的复辟阴谋,意图扰乱大唐江山社稷!
这谣言就像病毒一样,迅速在长安城蔓延开来。
原本对新文学充满好奇的百姓们,开始心生疑虑,甚至恐惧。
书商们也变得谨慎起来,不敢再轻易出版新文学作品。
新文学的销量一落千丈,眼看着就要被扼杀在摇篮里。
林婉儿气得直跺脚:“这些人真是太卑鄙了!竟然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苏瑶则冷静地分析道:“谣言止于智者,我们必须找到证据,戳穿他们的谎言!”
李元婴摸着下巴,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想玩阴的?那我就陪他们玩玩!”
他派人暗中调查,很快就掌握了传统文人散布谣言的证据。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好戏才刚刚开始呢……”李元婴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喃喃自语道。
这时,一个侍卫匆匆来报:“殿下,宫里来人了……”李元婴嘴角一勾,露出一丝“就这?”的表情。
他早就料到这群老顽固会来阴的,这不,打脸套餐已经准备好了!
他先请来了李文学评论家——长安城有名的“老白”,这可是个出了名的铁嘴钢牙,公正严明,谁的面子都不给。
李元婴拿出几本新文学作品,比如《元婴诗集》、《大唐风云传》等等,请老白当众解读。
老白不愧是老白,那叫一个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直接把新文学的精髓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大家听,什么积极向上、健康阳光,听得在场众人一愣一愣的。
那些之前还跟着瞎起哄,说新文学“伤风败俗”的人,现在一个个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
谣言这东西,最怕的就是真相。
现在真相大白,传统文人的阴谋自然不攻自破,一个个灰溜溜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