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这一关键信息后,任小儒迅速制定了针对性的应对方案。一方面,加强对活动现场的安保力量,重点防范“别动队”的渗透和破坏;另一方面,网络安全部队严阵以待,准备随时应对网络舆论攻击,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辟谣,控制舆论走向。
然而,就在一切准备工作紧张进行时,任小儒收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一名参与行动的国安同事在追踪一名重要嫌疑人时突然失去联系,这很可能意味着他们的行动已经引起了糜国特务部的警觉。
任小儒得知国安同事失联的消息后,心头一紧。他深知,一旦这名国安同事落入糜国特务手中,很可能会导致部分行动计划泄露,使局势变得更加危急。
任小儒立刻组织人手对国安同事失联前的行动轨迹进行全面复盘。通过调取沿途监控,他们发现国安同事最后出现在一个高档写字楼附近,之后便踪迹全无。调查小组迅速赶往该写字楼,对周边区域展开细致排查。
在写字楼的地下停车场,他们发现了一些打斗的痕迹,地面上有零星的血迹,还有一枚国安同事随身携带的徽章。任小儒捡起徽章,心中充满自责与担忧,但他很快调整情绪,指挥队员扩大搜索范围。
与此同时,糜国特务部似乎察觉到了危险正在逼近,他们加快了“暗潮”计划的实施进程。那些被操控的社会组织开始频繁活动,大量不明身份的人员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集结,看似准备随时发动行动。
网络上也开始出现一些隐晦的暗示和煽动性言论,虽然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舆论风暴,但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低气压,让人感到压抑和不安。
国安部门的压力陡然增大,任小儒既要应对国安同事失联可能带来的泄密风险,又要密切关注糜国特务部的下一步动作,还要确保重大国际活动的安保工作万无一失。
在活动现场,安保人员发现了一些可疑包裹,经过拆弹专家的谨慎排查,确认是未引爆的小型炸弹。这无疑是糜国特务部的一次试探性攻击,也表明他们已经开始动手。
任小儒意识到,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紧急与各方负责人召开会议,重新调整部署。增派人手加强对活动现场的安保巡逻,加密安检流程,确保每一个进入现场的人员和物品都万无一失。同时,网络安全部队加大对网络的监控力度,准备随时拦截和反击糜国特务部可能发起的网络攻击。
然而,危机并未就此停止。就在会议结束后不久,任小儒收到消息,在城市的另一个区域,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员冲击了当地的一个政府机构,声称要“为自由发声”。这显然是糜国特务部策划的一场扰乱社会秩序的行动,企图分散国安部门的注意力。
任小儒深知,这只是敌人的第一步,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他必须在这重重危机中找到破局之法,粉碎糜国特务部的阴谋,保护国家的尊严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