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茵还为河边小镇的学校带来了环保教育课程。她在河边设置了一个小型的观测站,里面摆放着一些简单的测量仪器,如水质检测盒、风速仪等。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曲茵带着孩子们来到观测站。河边的空气清新湿润,微风轻轻拂过,带来河水的气息。曲茵拿起水质检测盒,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这条河是我们小镇的生命之河,我们要学会保护它。现在,我们来看看河水的质量如何。”
她小心地采集了一瓶河水样本,然后按照检测盒的说明进行操作。孩子们围在她身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曲茵一边操作一边解释:“如果河水的酸碱度不合适,或者含有过多的有害物质,就会影响河里的生物生存。”经过检测,曲茵发现河水的酸碱度基本正常,但有一些轻微的污染迹象。
她指着河面上漂浮的一些杂物说:“这些垃圾就是污染的来源之一,我们要减少向河里扔垃圾的行为。”孩子们纷纷点头。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曲茵还组织了一次河流清理活动。孩子们拿着长杆网兜和垃圾袋,沿着河岸清理垃圾。河岸上有些地方杂草丛生,孩子们拨开杂草,将隐藏在里面的塑料瓶、包装袋等垃圾一一捡起。
有一个小男孩,在清理垃圾的时候不小心滑倒掉进了浅水区。曲茵急忙跑过去,把他拉了起来。小男孩浑身湿透,但他却笑着说:“曲茵老师,我没事,我还要继续清理呢。”曲茵心疼地帮他拧干衣服,同时也被他的热情所感动。
在学校里,曲茵还开展了“河流与我们的生活”主题作文比赛。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了很多感人的文章。有个小女孩写道:“这条河就像妈妈一样,它给我们提供了水源,让鱼儿在里面游动,让小船在上面航行。我们要像爱护妈妈一样爱护它。”曲茵把优秀的作文贴在学校的宣传栏上,激励更多的孩子关注环保。
随着河边小镇的情况逐渐好转,曲茵又收到了来自一个山谷中的矿业小镇的求救信。这个矿业小镇四周环山,山上裸露着一些开采后的矿石痕迹。山谷中弥漫着淡淡的矿尘气息,小镇的房屋上也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战争使矿业小镇的矿井部分坍塌,许多矿工失去了工作。学校也因为缺乏资金,教学设施破旧不堪。教室里的灯光昏暗,桌椅摇摇晃晃,黑板坑坑洼洼。
曲茵到达矿业小镇后,首先走进学校。看到孩子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学习,她的心中充满了酸楚。她决定先改善学校的照明条件。
曲茵联系了一家灯具公司,讲述了矿业小镇的情况。灯具公司被她的爱心所打动,捐赠了一批节能灯具。曲茵和工人师傅们一起将新灯具安装在教室里。当明亮的灯光亮起时,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接着,曲茵开始修复桌椅。她从附近的木工坊找来一些木材,和镇上的工匠一起对桌椅进行加固和翻新。她用砂纸仔细地打磨桌椅的表面,使它们变得光滑平整。
对于黑板,曲茵用特殊的涂料重新粉刷了一遍,让黑板变得像新的一样。
在改善教学设施的同时,曲茵发现矿业小镇的孩子们对科学知识,尤其是矿业相关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她在学校里开设了矿业科普课程。
曲茵邀请了一位矿业专家到学校来授课。专家带着一些矿石样本走进教室,孩子们好奇地围了上去。专家拿起一块闪着金属光泽的矿石说:“孩子们,这是铜矿石,它是我们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经过加工后可以变成我们生活中用到的铜制品,像电线、铜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