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8年6月底,炽热的阳光洒在广袤的大地上,袁华乘坐的马车缓缓跨越伊犁城。抬眼望去,两边天山绵延,似两条巨龙蜿蜒盘踞,山顶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圣洁光芒,与山下生机勃勃的景象相互映衬。
袁华透过车窗,看到各个部族的人们在田间辛勤耕耘、劳作。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这一刻,袁华的心被深深触动。他深知,这片土地上生活着诸多不同的部族,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文化与历史,然而,他们都在这片土地上为了生活努力奋斗着。
他渴望着,能有那么一首歌,让歌颂天下所有的人们都能和睦地在苍穹之下劳作,携手征服这片广袤的大地,一同向着遥远的星空迈进。
就在此时,马车前行,耳边传来清脆的铃铛摇曳之声,那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在诉说着旅途的故事。远处牧人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悠长而有力,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袁华闭上双眼,思绪随着声音飘荡,恍惚间,他仿佛听到了悠扬的草原长调,那歌声仿佛带着他穿越草原,感受着风的轻抚与草的低语。
他又似乎听见了归兹国舞女脚边银铃的声响,那声音轻盈灵动,仿佛看到舞女们身着华丽服饰,翩翩起舞,展现着独特的魅力与风情。
而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那声音犹如中国的战鼓,沉稳而有力,敲打着他的心弦。这声音让他感受到了力量与激情,那是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
在这纷繁的声音交织中,袁华仿佛还听到了帕提亚的银色竖琴之音,那柔和的旋律,带着异域的神秘与浪漫。
他静静地坐在马车里,任由马车随着人流缓缓前行。各种声音在他耳边交织成一曲宏大的乐章。
他就一遍又一遍的写,一遍又一遍的改。他不懂音符,可他试着去唱,一遍又一遍,不断体会着不同唱法是否能表达他心中的宏伟。
他写着只有他自己能看的懂的符号,写着一首送给华夏的歌。
他知道,不奴族有懂得音律的人可以帮他完善和整理。
人一旦陷入安静,时间就没有意义,七天七夜很快过去。最终,赶车的小哥终于不用忍受他的惨嚎和低吟。
在这片汇聚了多元文化与力量的土地上,袁华心中充满了对未来华夏的美好憧憬。他知道,只有当所有的人们都能放下分歧,携手共进,才能实现那个伟大的梦想。于是,他拿起纸笔,在马车的颠簸中,认真地写下了那首送给他们华夏的歌,希望这首歌能如同一缕春风,吹进每一个人的心中,让和平、团结与奋进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华夏之歌》
主歌 1:
跨越雄伟天山 心潮澎湃翻卷
各族的过往 如风云在眼前
大汉的辉煌 匈奴的豪迈
乌孙的勇敢 阿兰的风采
(此处节奏仿若草原长调的悠长辽阔)
主歌 2:
贵霜的智慧 帕提亚的绚烂
罗马的荣耀 非洲的灿烂
印第安的传说 岁月中流转
历史的长河 浪花拍岸
(此处节奏宛如非洲部落的密集手鼓,充满活力)
副歌:
让我们相拥 和平的胸怀
不分彼此 共融华夏的未来
面对自然 挑战宇宙的安排
手牵手 心相连 永不分开
(此处节奏变为中国大鼓)
主歌 3:
风雨曾洗礼 战火曾蔓延
但希望的火焰 从未熄灭
文化的交融 心灵的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