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大雪

不知道,这大雪和冰冻还要持续多久,也不知道外界是否真的有援助的到来,以前的匈奴王是不管的。不奴族的白马少年特尔巴说是管的,可这是部落归于不奴族之后的第一次白灾。

地炕日夜不熄的代价是柴薪告急。铁匠呼斯楞抡起大斧,带着青年翻越大雪里的荒地。马匹他们是不敢用的,本来秸秆就少,所有牲畜都吃的不多,马匹一动那要消耗大量的秸秆。

一群汉子裹着双层的皮毛,带着锯子和斧头,爬冰卧雪,奋力!拖拽,艰难的从老林子里带回来几根圆木,男人们的手指满是冻疮。

第十五天,大雪停了。

白马少年特尔巴在东南坡发现了奇迹:被积雪压弯的灌木丛下,竟藏着片未被掩埋的枯草地。

用牙齿咬着手套脱下来,徒手扒开冰碴。当他带着满捧草料跌跌撞撞返回时,十指已经和手套冻在一起。托娅流着泪用雪水为他解冻,这个从不落泪的青年却在看到马群争食的场景时红了眼眶。

大雪落下后的十六日,月升时刻,老萨满敲响了皮鼓。鼓面绘着的雄鹿在火光中跳跃,村民们围着最后半袋青稞酒传递。当酒囊传到其其格手中时,她轻轻蘸了些许抹在羔羊额头。怀中小生命的心跳透过衣料传来,与远处渐渐响起的马蹄声交织成曲。

外出求援的骑手终于带回了落日城的消息,他摔落马下,大喊:“落日城的马队,明日就到,明日就到,他们带着大量煤和草料,我看到好多秸秆和豆料,牛马有救了。”

老萨满双手举起,全身拜服在雪地里。

落日城中,不奴启玉问粮草官,“我们的秸秆够吗?现在受灾的牛羊会是一个巨大的数量。”

粮草官拿出册子,说道:“库存的秸秆和豆类大约能养活三万头大牲口,要是再多就不够了!”

启玉对赵林说道,“雪已经停了,派军队出去翻开雪层,还能挖出一些牧草,能抢出多少就是多少。”

可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杯水车薪。

白灾,是上天来收割生命的镰刀!

袁华原本来到四河城送拖拉机,雪灾来临,伊犁城的支援正在来的路上,可他知道只有东面的落日城,孤独的面对这一切。

他不能只是坐着,白灾里没有奇迹,落日城需要帮助。

袁华带着原本送给四河城和伊犁城的二十台拖拉机,以及一千辆的马车队和两千人出发了。

向着东边,一群浑身散发着热气的人,那座孤独而又寒冷的落日城走去。

袁华的身躯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活脱脱就像一个巨大的球。他每迈出一步都显得格外艰难,仿佛身上背负着千斤重担一般。经过一番努力,袁华终于气喘吁吁地爬上了车厢的顶部。

此时正值白日,透过弧形木片和皮料制作的小孔眼镜,阳光洒落在一望无际的雪原之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远处传来阵阵马匹的嘶鸣声,此起彼伏,仿佛是一曲激昂的雪原交响乐。而不远处,蒸汽机正呼呼地冒着白色的烟雾,那浓郁的烟雾如同一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

与此同时,人群的吆喝声也不绝于耳。有的在指挥马匹前进,有的在高声呼喊同伴。这喧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充斥着整个塞北的原野,让这片原本寂静的土地瞬间变得热闹非凡起来。

他呀,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本领,但这家伙有一个令人钦佩的特质——永不屈服。无论是面对那冥冥之中注定的命运,还是广袤无垠、变幻莫测的天地,他都不曾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

“白灾”又怎样?难道就能将他吓倒吗?哼,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他神经病般的大声吼道:“你来啊!有种放马过来!老子今天就算豁出这条命,也要一路向北挺进!我看谁敢阻拦!我去你娘的白灾,我去你娘的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