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下午,钦天监便前往养心殿,向皇上禀报算出的吉日只有十一月初十,如若不采纳,只能等到明年了。
皇上思虑之后,还是决定采用十一月初十这个吉日立太子。
第二日一早,宜修便听闻皇上召了弘晖,几个德高望重的宗亲,和好些个朝臣到养心殿去商谈,最终还是定了十一月初十立弘晖为太子,举办册封仪式,昭告天下。
礼部跟内务府已经在加班加点准备立太子的事宜了。
同时皇上要册封弘晖为太子的消息,也传遍了前朝与后宫。
这消息一出,倒没人觉得惊讶,只是有些想图谋从龙之功的奸臣频繁地到年家去说些有的没的,想鼓动年家谋反,扶持六阿哥继位。
好在年家人脑子都很清醒,几次之后直接闭门不见客了,
弘时、弘昼、弘晏三人,对于弘晖即将被立为太子也是喜闻乐见的,他们自知大哥从小到大都最是优秀,本就该是太子。
弘晖在被立为太子之前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为了方便处理朝政,命人直接在乾清宫里弄了一间临时书房。
平常的奏折倒是好处理,按着之前的章程就是了。
唯独有一件十分棘手,那就是十七叔果郡王在江南遇刺身亡一案。
弘晖知道,在他还在关东剿匪时,皇阿玛便派了十七叔到江南去清查盐税。
结果十七叔才到江南一个月,便遇刺身亡了,他的死讯传回京城,刺激得十七婶直接在沛国公府早产生下了一个小阿哥。
(是的,孟静娴还算有些脑子,果郡王一走,她便直接回娘家待产了。后来皇上带着妃嫔们回宫了,见她好生地在娘家待产,月份也大了,不好挪动,便放弃了接她入宫待产的想法,只赏了她好些补品。而且她早产也是因为听闻果郡王的死讯太过激动了,也就提早了几天生产罢了。)
那是半个月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皇阿玛还未病重,直接下令要严查,不可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