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已经被尚书省调整为四川行省,但夔州路东面的一州二军,则被划归为湖北行省,梓州路、夔州路的南面,则调整为黔中行省,延续了唐朝的黔中道之名。
利州路最先向新朝归顺,带动着夔州等路也跟着归顺,但李纲受命为蜀中四路宣抚使,与袁朗等将领入蜀地后,发现蜀地也不平静。
梓州路荣州以及富顺监的盐丁、盐户、盐工造反,已经起事一年多,本路官员习惯性地向大宋朝隐瞒,直到李纲前来,才彻底隐瞒不住。
盐工为何要造反?还是因为梁山的崛起。
登莱诸州的海盐大量倾销,梁山军北伐后又攻打河东路,导致解州盐运输困难,淮南两路基本被海盐占据了市场,大宋的官员们一调查,发现梓州路还可以稳定提供井盐,于是加大了对本地盐户的剥削。
荣州四个县,三个县都有盐井,大宋更是特意设了富顺监,专管盐业。
最早在东汉时期,荣州百姓就开始挖掘盐井,从地下开采盐矿,后来武侯诸葛亮治蜀,发现此地多天然气形成的火井和温泉,便引导百姓以火井煮盐,遂成定制。
大宋朝由于搞土地私有,许多山林水泽都成为私人所有,故而似此前的登莱、淮南、江南、两浙等地,盐户煮盐,官府可以收一笔砍柴燃料税。
但荣州、富顺监等有盐井的地方,百姓或用火井,或者由井主提供木柴燃料,这笔税是很难收的。
由于唐末五代十国以来,蜀地先后割据,故而宋太祖灭后蜀时,巴蜀之地形成了一个很鲜明的特色:本地多豪强。
由于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唐末五代十国的乱世,对世家的打击,并未对蜀地形成根除式的打击,于是从大宋开国以来,巴蜀土地兼并的现象就极其严重,土地大量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
按照大宋制度的划分,有土地者,称为主户,无土地者,则为客户。而蜀地四路,主户往往占据总耕地面积的一半甚至九成左右。
故而荣州、富顺监的许多山林,也归私人所拥有,这些大地主、大豪商们,砍伐自家的树木,自然是不需要向官府缴税的。
前年大宋朝廷要求蜀地提供更多的井盐,本地官府便下了命令,要求产量提高的同时,盐户们也必须缴纳一笔“柴樵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