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蜀吴纷争

曹丕又问:“吴国怕魏国吗?”

赵咨昂首挺胸地说:“我们有百万修真将士,又有长江汉水为天险,何惧之有?”

曹丕再问:“东吴如你这般人才,有多少?”

赵咨笑道:“如我这般聪慧出众者,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真正聪明特达者,亦有数十人!”

曹丕听后,不禁赞叹:“出使四方,不辱君命,你当之无愧!”于是,曹丕下诏,命太常卿邢贞携册封诏书,封孙权为吴王,并加九锡。赵咨谢恩后,出城而去。

此时,大夫刘晔站出来,皱眉谏道:“陛下,孙权因惧怕蜀国修真大军之势,才假意投降。此乃蜀、吴相争,天欲亡之良机!若派上将率军渡江偷袭吴国,蜀国在外攻打,魏国在内夹击,不出十日,吴国必亡。吴国一灭,蜀国孤立无援。陛下为何不趁机动手?”

曹丕摇头说道:“孙权既已行臣子之礼,朕若攻之,岂不让天下欲降者寒心?朕以为,接受其投降为上策。”

刘晔焦急地说:“孙权虽有才能,但仅为汉朝骠骑将军、南昌侯,官职低微,势力不大,心中仍畏中原。若封其为吴王,其地位便与陛下相近。如今陛下信其假降,还赐以高位,此乃为虎添翼之举!”

曹丕仍坚持己见:“卿言差矣。朕既不助吴,亦不助蜀。只待他们自相残杀,若灭其一,剩下一国,再收拾岂不更容易?朕意已决,卿勿再言。”说完,便命邢贞与赵咨一同,捧着册封诏书,前往东吴。

且说东吴这边,孙权正召集百官商议如何应对蜀国修真大军。突然有人来报:“主公,魏国封您为吴王了,按礼节,您得去远迎。”

顾雍皱眉进谏:“主公应自称上将军、九州伯,不应接受魏国之封。”

孙权思索片刻,说:“当年沛公刘邦亦接受项羽之封,此乃形势所迫。吾为何要拒绝?”于是,孙权率百官出城迎接。

邢贞自恃为上国使者,到门口竟不下车。张昭见状,怒喝道:“你懂不懂规矩?这里不是你撒野的地方!莫非以为江南无人,连把刀都没有吗?”邢贞一听,吓得连忙下车,与孙权行礼后,一同进城。

刚行不远,车后突然有人放声大哭:“我等不能舍生忘死,助主公吞并魏、蜀,反让主公接受他人之封,此乃奇耻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