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清晨,金色的阳光刚刚洒落在宫殿的琉璃瓦上,云逸便身着一袭黑色的锦袍,腰间束着一条金色的腰带,迈着沉稳的步伐前往朝堂。林悦则身着淡粉色的宫装,发间插着一支白玉簪,紧随其后。
朝堂之上,大臣们分列两旁,神色各异。云逸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视众人,沉稳开口:“众爱卿,如今我国虽暂退外敌,击退神秘组织,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诸位可有何良策,以稳固我云启国之根基,抵御未来之隐患?”
话音刚落,户部尚书率先出列,拱手行礼道:“陛下,如今百废待兴,臣以为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减轻赋税,鼓励农桑,如此方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经济得以恢复。”云逸微微点头,目光中流露出赞许之色。
然而,礼部尚书却皱着眉头,跨出一步,反驳道:“陛下,臣以为不可。如今国库空虚,若再减轻赋税,恐难以维持国家各项开支,边境防御、宫廷用度皆需大量银钱。依臣之见,当适当增加赋税,充盈国库,方能有备无患。”
两位大臣各执一词,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云逸的眉头微微皱起,目光在众人身上流转,试图寻找一个两全之策。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吏部尚书缓缓出列,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臣以为二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但当前最为关键的,乃是选拔贤能之士,充实朝廷。如今朝廷官员中,不乏尸位素餐之辈,若能整顿吏治,选拔真正有才能之人,何愁国家不兴?”
此言一出,引起了一些大臣的共鸣。但也有部分大臣面露不悦之色,其中一位资历较老的大臣冷哼一声,说道:“吏部尚书此言差矣,我等在朝为官多年,兢兢业业,为国家鞠躬尽瘁,怎能被你如此污蔑?”
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气氛愈发紧张。云逸坐在龙椅上,心中烦闷不已。他深知,这些大臣所言皆关乎国家大计,但如此激烈的争论,却让他难以抉择。
林悦站在一旁,看着这混乱的局面,心中暗自思索。她深知,在现代社会,管理一个团队或组织,需要倾听各方意见,权衡利弊,找到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于是,她轻轻咳嗽一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林悦向前走了几步,福身行礼后,轻声说道:“诸位大人,且听民女一言。方才各位大人所言,皆为国家着想,本无对错之分。但如今局势复杂,我们需从长计议。”
众人微微一愣,没想到一个女子竟敢在朝堂之上发言。但想到林悦平日里的聪慧,以及她与云逸的关系,也都耐着性子听下去。
林悦继续说道:“户部尚书主张减轻赋税,鼓励农桑,这是从民生角度出发,只有百姓富足,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礼部尚书担忧国库空虚,主张增加赋税,也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考虑;吏部尚书提出整顿吏治,选拔贤能,更是切中要害,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优秀的人才。”
众人微微点头,觉得林悦分析得颇为到位。林悦见状,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所以,我们不应将这些建议对立起来,而是要寻找一个平衡点。例如,在减轻赋税的同时,可以通过发展商业,开辟新的税收来源,以弥补国库的不足;在选拔贤能的过程中,也可以注重对官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更好地为国家和百姓服务。”
云逸听着林悦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没想到林悦能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下,迅速理清思路,提出如此精妙的见解。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认同林悦的观点。一位武将出身的大臣皱着眉头,大声说道:“哼,一个女子,懂什么国家大事?在这里胡言乱语,扰乱朝堂秩序!”
林悦心中一紧,她知道,在这个封建的时代,女子的地位低下,自己的发言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但她并未退缩,而是镇定自若地说道:“大人,民女虽为女子,但也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今局势危急,我们应摒弃偏见,集思广益,方能找到解决之道。若大人认为民女所言有误,还请指出,民女愿闻其详。”
这位武将被林悦的气势所震慑,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云逸见状,心中不悦,冷冷地说道:“林姑娘聪慧过人,所言极是。朕希望各位爱卿能以国家为重,摒弃门户之见,共同为云启国的未来出谋划策。”
众人见云逸表态,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言语。云逸看着众人,心中暗暗叹息。他深知,要想治理好这个国家,并非易事,内部的团结至关重要。
随后,云逸说道:“这样吧,诸位爱卿,关于赋税、吏治等问题,朕会让相关部门仔细商讨,制定出一个详细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