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魏国又派曹真、司马懿他们去攻打汉中,诸葛亮呢,带着大军到了成固,结果魏国的大军又撤了。诸葛亮再次出兵伐魏,围攻祁山。魏国就派司马懿到长安去,指挥张合他们抵挡诸葛亮。司马懿呢,他带着大军靠着险要的地势扎营,就是不出战。贾诩、魏平他们就说:“你怕蜀军怕成这样,不怕被天下人笑话吗?”司马懿一听,也觉得脸上无光,就出战了。结果,魏国的大军被打了个大败,司马懿只好回去守城了。诸葛亮呢,又因为粮食吃完了撤军了。司马懿派张合去追,结果张合在木门道中了埋伏,被射死了。
诸葛亮这人啊,真是又懂农业又懂军事,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来运粮食。他带着十万大军从斜谷出发去伐魏,还派使者去吴国,约他们一起出兵。诸葛亮到了郿县,在渭水的南边扎营。司马懿呢,他带着大军渡过渭水,靠着水边扎营来抵挡诸葛亮。
诸葛亮以前六次出祁山,都是因为粮食吃完了撤军。这次呢,他就在五丈原停下来,分兵去屯田,准备长期驻扎。那些耕田的士兵跟渭水边的老百姓混在一起,老百姓也都挺安定的,军队也没有做什么扰民的事。
司马懿跟诸葛亮对峙了一百多天,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就是不出战。诸葛亮就给司马懿送去了妇女的衣服和头饰,司马懿一看,气坏了,就上表请求出战。诸葛亮说:“他本来就不想打,现在请求出战,只是想在士兵面前显示一下他的勇气罢了。”诸葛亮还派使者去司马懿的军营里,司马懿就问使者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和事务的繁简。使者说:“诸葛公每天起早贪黑,二十以上的刑罚都要亲自过目。每天吃的饭也不到几升。”司马懿一听,就告诉别人说:“诸葛亮吃得少,事务又多,他能撑多久呢?”
结果,诸葛亮真的病重了。皇帝派尚书仆射李福去探望他,还问他国家大事。诸葛亮说:“你问的那个人,蒋琬最合适了。”李福又问蒋琬之后谁可以接任,诸葛亮说:“费祎可以接替他。”李福再问费祎之后呢,诸葛亮就没回答了。这天,诸葛亮就在军中去世了。长史杨仪带着大军回去了。老百姓跑去告诉司马懿,司马懿就带着大军去追。姜维就让杨仪把旗帜反过来,擂鼓呐喊,好像要向司马懿进攻一样。司马懿一看,就带着大军撤退了,不敢逼近。于是,杨仪就带着大军整整齐齐地回去了。到了谷口,才发丧。老百姓还编了个歌谣说:“死诸葛吓走了活仲达。”司马懿一听,笑着说:“我能料到他活着的时候,却料不到他死了以后啊。”诸葛亮以前还推演过兵法,作了《八阵图》呢。
司马懿去参观了诸葛亮的军营和堡垒,看完之后那是感慨万千,直说:“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然后,他带着大军追到赤岸,没追上诸葛亮的大军,就灰溜溜地回来了。
再说蜀国这边,前军统帅魏延,那可是勇猛过人,但他总觉得诸葛亮没有完全发挥他的才能,而且跟杨仪关系也不好。等诸葛亮一死,杨仪掌握了兵权,魏延就造反了。杨仪派将领去杀他,结果魏延被灭了三族,真是惨啊。
诸葛亮在生前,曾经给皇帝上过表,说他自己在成都有八百棵桑树,十五顷薄田,子孙们的衣食是不用愁的。他还说,等他死了以后,家里不能有多余的绸缎,外面不能有多余的钱财,不能让皇帝失望。结果呢,诸葛亮死后,真的就像他说的那样,家里啥多余的都没有。
诸葛亮治理国家,那是赏罚分明,不偏不倚。有功的人,他一定奖赏;有过的人,他也一定惩罚。爵位不能白给,得有功劳;犯了罪,也不能因为你是权贵就免刑。这就是为啥,无论是贤人还是愚人,都愿意为蜀国卖命的原因。
后来,诸葛亮被追谥为“忠武侯”。刘禅呢,他让蒋琬当了大将军,还让他管尚书省的事儿。费祎、董允呢,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当上了尚书令。虽然他们没有诸葛亮那么厉害,但蜀国在他们的治理下,也是国泰民安,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