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宋乱世出朱子

此段历史发生在公元 1162 年至1208 年,主要讲述宋孝宗、光宗、宁宗时期与金人的一些战斗,胜少败多,多次议和,诸如嘉定和议等。这段时间历史没啥特别大家耳熟能详的,唯一一个出彩的就是大理学家朱熹。

这个时期,世界历史上,1167年,伦巴德同盟建立;1183年,萨拉丁收复耶路撒冷;1190年 ,拜占廷承认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作为独立国家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1192年,日本进入镰仓幕府时期,这是日本幕府政权的开始,标志着日本由中央贵族掌握实际统治权的时代结束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年-1192年),十字军国家与伊斯兰国家互开商路;1198年,大名鼎鼎的条顿骑士团成立。

朱熹哲理诗三首道:其一《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其二《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三《观书有感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上回书道,宋高宗赵构提前退休当上了太上皇,其养子孝宗皇帝赵昚上台!他第一件事儿,就是给岳飞大哥平了反,恢复了官爵,还风风光光地重新安葬了他,连带着岳飞家的六个孙子都给安排了官职。孝宗心里那个急啊,就想着收复失地,于是他把张浚提拔为枢密使,让他统领江淮的兵马,还在建康开了府衙,准备大干一场。

张浚大人一见皇上,就说:“皇上啊,那金国人一到秋天准得找咱们麻烦,咱们得赶在他们动手前,先给他们来个下马威。”孝宗一听,觉得在理,可史浩大人却跳出来反对,孝宗没听他的,决定出兵淮河。这时候,李显忠和邵宏渊两位将军也来凑热闹,献上了攻打虹县和灵壁的计划。孝宗一拍大腿,说:“行,就先拿这俩地方开刀!”于是,张浚派李显忠去濠州,奔灵壁;邵宏渊去泗州,奔虹县。

金国人一看,派了个叫萧琦的都统,骑着拐子马(那可是当时的重型骑兵)来迎战。李显忠跟萧琦那是硬碰硬,几场恶战下来,灵壁城又回到了咱们手里。李显忠进城后,那是秋毫无犯,一个百姓都没杀,中原的老百姓一看,哎呀,这是好人呐,纷纷来归附。

另一边,邵宏渊围着虹县打了好久都没打下来。李显忠一看,派了几个从灵壁投降过来的士兵去劝降,金国的守将一听,也投降了。可邵宏渊心里那个不痛快啊,觉得功劳都被李显忠给抢了。这时候,有个投降的千户来告状,说邵宏渊的士兵抢了他的佩刀,李显忠一听,二话不说,咔嚓一刀,给斩了。这一来,俩将军可就不对付了。

后来,李显忠在宿州把萧琦给打败了,还俘虏了他,宿州城也回来了。捷报一传到宫里,孝宗皇上那是亲笔写信给张浚,说:“最近边疆传来的好消息,让咱们大家都振奋不已,十年来都没这么痛快过了!”

可这好事不长,金国人又派了孛撒带着十万大军来攻宿州,李显忠那是拼了命地打,总算是给打退了。可邵宏渊心里那个不痛快啊,觉得之前的功劳都被李显忠给抢了,于是他就按兵不动,还跟手下说:“这大热天的,连摇扇子都来不及,哪有功夫去披甲打仗啊!”这一来,士气全没了,将领们也开始逃跑。李显忠一看,这形势不行啊,只好趁着夜里撤军,结果到了符离,大军全垮了,损失惨重。

张浚一看这架势,也只好回扬州去了,还上书自责。孝宗一看符离这一仗打成这样,心里那个烦啊,就开始琢磨着跟金国人讲和。这一讲和,张浚就被贬了。他走到余干的时候,一病不起,几天就去了。孝宗一看,这仗也没法打了,就铁了心要跟金国人讲和。

那时候,金国的皇上雍也是个明白人,没啥把柄给咱们抓,正好金国人派使者来,一边责备咱们,一边催着要岁币。孝宗就派了魏杞去金国,跟金国人平起平坐地谈,把国书改成了书信,把“臣”改成了“侄”,还少了十万岁币,这才算谈拢了。南北两边这一和好,大家都松了口气,可以歇歇了。

孝宗皇上啊,那可是聪明英明,节俭爱民,好学勤政,听得进别人的话,尊重儒学和道义,还赶走了那些讨厌的宦官,严查贪官污吏。他生活简朴,没啥可以指责的,算是南宋的贤君了。

他还用了虞允文、梁克家、陈俊卿这些好官当宰相,国内那是太平无事,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时候,还有个叫朱熹的,他的《资治通鉴纲目》写成了,还献给了皇上。这朱熹啊,字元晦,是婺源人,就是现在的江南徽州府婺源县。他从小就有求道的志向,他爸爸朱松在饶州当官的时候,快不行了,就嘱咐他说:“胡宪、刘勉之、刘子翚这三位,学问深得很,我敬重他们。我死了以后,你得拜他们为师。”朱熹一听,就去找他们学习了。这胡宪啊,是胡安国的侄子。高宗那时候,还禁伊洛之学呢,胡宪和刘勉之就偷偷地抄程颐的书,日夜背诵。刘勉之还在山里盖了个草堂,自己在里面读书,种地自给自足,对世上的事儿那叫一个淡泊。刘子翚呢,是韦合仲的儿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熹啊,他小时候就拜了刘勉之为师,跟胡宪、刘子翚这些人天天一块儿讲学,学生们那是一个接一个地来。刘勉之还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了朱熹。朱熹能得到儒家学问的正统传承,就是从刘勉之这里开始的。

后来,朱熹听说延平府的李侗是罗从彦的学生,罗从彦又是杨时的学生,杨时还是程颢、程颐的弟子。朱熹一听,这关系链可以啊,直接徒步去找李侗求学。从李侗那里,朱熹得到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儒家经典的传承,还写了本《四书集注》,成了后世儒教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