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信,你虽久居西郊,想来汉帝的名声,也有所耳闻,不知你对汉帝怎么看?”
“我对汉帝素有耳闻,汉帝此人心怀天下,更有许多奇思妙想,且不说烧烤吧,工业城,那火药与大炮就是世间罕见,堪称才妙无双。”
褚遂良长叹一声:“是啊,我虽跟随汉帝不久,但早已听说他的惊世之举,有时候我甚至在想,我与他相处的,究竟是不是同一个时代?”
陆敦信轻轻笑道:“褚先生说笑了,喝茶。”
上好的清茶奉上,褚遂良也没有客气,以茶礼轻勉一口,顿觉神清气爽。
“好茶,”褚遂良道:“大唐乱后,好久没喝过这种品级的清茶了,也多亏了汉帝文韬武略,举世无双,才有你我今日一谈。”
“既然敦信认可汉帝,那我就直说了,科举一事,汉帝已然委托于我,然褚某自觉不才,无法为天下举子主考,敦信师承大儒陆老先生,又是其长子,当可为儒家之代表,召天下举子,共赴长安。”
“你以为如何?”
陆敦信犹豫不已,他拱手谦道:“褚先生,陆某虽师承家父,但学术训理不及家父万分之一,哪里堪当儒家代表?还请另请高明吧。”
褚遂良见对方没有马上答应,劝道:“敦信,你之才能我岂能不知?虽不及陆老先生,但也学了十之八九,何况你若答应,陆老先生之作定能流传更广,对于儒家一道而言,岂不美哉?”
“即使陆老先生知道了,也会答应的吧。”
陆敦信还有顾虑:“可是……”
“不用可是,敦信替父传经,更为广大学子的典范,当是义不容辞之举,为何扭扭捏捏作女子态?难道是不愿陆老先生所着让更多人看到?”他步步为营,向着陆敦信最后的心理防线逼近。
“敦信啊,陆老先生塔中之书,灰尘都快有碗底这么厚了吧。”
提及此事,陆敦信终于下定决心。
“也罢,那我便豁出这张老脸,与褚先生共议大事,不过我一人不足以成事,二弟陆庆叶在经书诗文上亦声名远扬,国要策论更是颇有观点,可邀他一起。”
陆庆叶?褚遂良心中大喜,这可真是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