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院子里一共也没几个人,马兰认真观察了几回也没察觉到能对他构成威胁的人,因此他更加放松。
这批刀,把总黄成东显然也不想让更多他自己的人看到。
“果真都是好刀,虽说不上是上上品,但也是不多见的!听说你家大人得了不少赏赐,可真是能舍得。”把所有刀都认真看了一遍的黄成东一边轻轻摸着一把新刀的刀身一边在那里啧啧称着奇,说着的同时他还用眼睛漫不经心的瞟着马兰。
“黄把总识货就好,希望你的东西也差不了。”马兰根本没接黄成东的话茬,而是阴着脸看着他说。
对这黄成东,马兰提不起什么兴趣,也很看不上这个穿的花花绿绿跟病痨鬼似的家伙,所以没大没小的很不客气。
马兰的冷漠让把总黄成东的脸色瞬间微变,然而他却又很快堆出笑容道:“马兄弟,说笑了,我黄某人一向讲信誉。要不,当初也结识不了你家将军!我的货,你也该放心。”
黄成东本想多点点这个不懂规矩的黑墩子,但看这家伙一付蛮不再乎的样子,还是把心里的火憋了下去。
那胡老头是好说话,也懂规矩,但这大买卖却来了这么个家伙主事。说明这人应该是游击李平真正的心腹,也是最信得过的人。
而且这家伙看着就不好惹,也不像是个怕生事的人。
“黄兄,你的马可有点少啊!”伸手不打笑脸人,毕竟黄成东的军职比他高,马兰也缓和了点语气,但仍是不愿意与这家伙多说。
什么换什么,换多少,其实早已议好。
但瞬间就想明白了的黄成东看这黑杀才上了点儿道,倒没介意的笑着多解释了下:“马兄弟,能凑出12匹马已经很不易了。别的都好说,就马难搞。当然我也知道,7把刀一匹马,我是占了些便宜的,你家大人给足了我面子。但驽马和大牲口我可没少凑,粮食也足的很。”
明代买马的价格一般是在银10-15两之间浮动,到明末最高峰时也曾达到50两一匹,但多数高价也就在30-40两之间。
明末1两白银与铜钱的兑换比大多在800-1200文之间,而明末一把从日本进口的品质好的刀价最少在5000文以上,也就是最少5两银子一把,而贩运至内地,价格更高,甚至有时会翻倍。
明末白银价值没有想像的高主要是明朝与欧洲的贸易顺差导致白银大量流入,银价上不去。清末则因为战争赔款等因素导致白银大量流出,这才让1两白银与铜钱的兑换上升至5000-7000文。
由于很多人会想当然的以为李平的刀是从日本进来的刀,因而李平给出7把刀一匹马的价实际上是给了黄成东很大的让利,黄成东只要转手就有很大的赚头。
这也是为了让黄成东用心和主动守口如瓶。
“俺家将军给你的刀价不高,给你的盐也是平价,这本就是信任你。你得多用点心,俺家将军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