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战幽州(四)

牛犇将煮烂的羊排捞起两根啃了,道:“从前上阵,狗日地骑军总靠不住。河东军冲过来,全靠我等死拼。方到阵上,我见对面骑军不少,若顶不住可全完了。岂料都没用到爷爷拼命,便赢了!哈哈。”又将跟着秦副将围住五六千卢龙步军的事迹讲了,“从前总是人家骑着马围了爷爷乱转,爷爷今日也能坐在马上围着人家转,哎呀,真是不同。”那口气,是由衷的高兴。

小冯眨眨眼,道:“牛将军。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往后会否你等便打不得硬仗了?”老冯也是把个儿子无语,这不没事找事么。那牛犇却笑道:“你读书人惯会瞎琢磨。打仗讲究以强击弱,以石击卵。马少那是没法,打得辛苦。骑军勇悍,兵精甲利,钱粮充足,只会越打越顺手,怎打不得硬仗。”

小冯道:“那若骑兵无力,兵甲不利,又或钱粮不足,便难得打硬仗么。”

牛犇朗声大笑:“哈哈哈,如你所说,那不要打,直接散了罢。”

老冯道:“愿闻其详。”

“钱粮不足,吃都吃不饱哪有力气打。兵甲么,哦。”牛犇想起一事,让人把自己的包袱抱过来,当着冯家父子的面解开,将领铁甲上身,递了一把四尺刀给老书生,道,“来,你砍我一刀。”

小主,

冯良建提着刀有些尴尬。“这如何使得?”

“放马来。别砍偏了啊。”牛哥不怕他砍,只怕他砍错了地方。冯某人只好提刀轻舞,刃口碰在甲叶上,连个火星都没见到。牛哥将刀接回,本来想递给身边一老军演示,但看看这厮牛腿一样粗的臂膊,算了,就是砍不死人,甲也得坏了去修。坐下道:“大致如此。若我有甲你却没有,你一刀来我没事,我一刀你两段了,怎么打。”

老冯道:“哦。太宗有云,吾以一当十,无他,唯甲坚兵利耳!忆昔李卫公破突厥亦只三千精骑,也是此理吧。”说着慨叹一声。

牛哥也不知他怅然个什么,又道:“嗯。再说这骑军。其实只要是积年老卒结阵,便难以冲动。只是若己方骑军窝囊,为人捕杀了信使、斥候,那便成了瞎子聋子,再被人断了粮,不用打,饿也饿垮。反之亦然……面对读书人,牛犇难得有个说话的机会,口里巴巴地说个不停。

路上就听说这牛犇曾是副将,冯良建只当是军汉们胡扯,此时方知不虚。他在中央管理书籍图册多年,见过诸多旧档,国朝尚武,又岂能对兵事一无所知。只是他从前不曾这样近观武夫,更不曾有亲手拿刀在甲上劈砍的直观感受罢了。待来夜深人静,老书生远望天上一牙新月,静静思考前途。

正因在籍册中见过往昔的辉煌,也才更知道今世之不堪。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咳。唯有一声长叹。

小冯不知何时凑过来,道:“阿耶何故兴叹?”

冯良建道:“原本妫州还算安稳,河东一来,卢龙无宁日矣。冀州亦去不得。那是中原腹地,早乱成一锅粥了。啧,放眼天下,竟似无处安身啦。”小冯道:“儿看这豹骑军还成,先在幽州看看?”老冯轻抚儿子,道:“哦,你看这豹骑军还成么?”小冯挠挠头,道:“比高家强些。”

老书生道:“我闻李刺史之父也曾在朝为官,到幽州你我去拜会一番。”小冯眼珠子一转,拉低了老爹的脑袋,在他耳边轻轻说:“阿耶这是?”冯良建笑道:“路上我也在想,这豹骑军看有些气象。国朝用人,本来文武不分,上马安邦,下马治国,出相为将者有之,出将入相者亦不知凡几。只是天宝之后莽夫才大行其道。我观这豹骑军有些不同,只说军纪森严不扰民这一桩,神策军做得到么?见微知着。你记得,凡能管住军纪者,皆不一般。”说到这里,老冯长出一口气,叹道,“那位李公是高人啊,早早看破此局。”

年轻的小冯听了很有道理,不住点头道:“阿耶,不如儿亦效那班定远,投笔从戎。”说着摩拳擦掌的,被老爹一掌拍在脑后。“鬼话。用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