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没人碍眼,虽说要对枢密院负责,但是距离幽州上千里地,每天给幽州发一封日报就行,李老三又不天天杵在面前。
跟幽州一比,老秦都不想回去了。
土皇帝呀,不爽么,谁要回幽州装孙子。
他老秦也是大唐的武夫好吧。
“你我兄弟,嘿嘿,有事尽管开口。”老秦心情大好,说话也有点不把门。
郑守义才不在乎这些,他还惦记着给朱梁两下子,再捞点好处。反正他的老巢在振武军,离得远,有好处上,没好处让,左右不吃亏。遂见缝插针地打听,道:“朱三死了,几时动手?
别跟我说你没打算。河中、泽潞不给他拿下,你能睡踏实了?
河中先不说,泽潞李嗣昭你没有勾搭?”
秦光弼狡黠地冲他眨眨眼,道:“哼哼,天机不可泄露。”
六月二十九日。
魏州,贵乡。
梁帝回京后不久,李周彝、袁象先次第也返回洛阳,贺德伦则哪来哪去,东归平卢军看场子。
杨师厚与元行钦装模作样又对峙了一段,主动退到贵乡驻扎。
节度使罗周翰对天子忠心耿耿,对天子的大将当然是掏心掏肺,何况杨师厚这厮威名赫赫,让小罗十分崇敬。
杨大帅随意穿了一身麻布宽衣,在后院的葡萄藤下消暑,躺在竹榻上,四名婢女一人举着一个蒲扇为他扇风驱虫。
待到日头西斜,杨大帅睡饱了觉,有数将来到。
打头姓张名彦,是个虎背熊腰的骑将,追随老杨多年。
边上略高些的叫做李遇,也是久经考验的兄弟。
后面还有两人,一人身高七尺,一个目光热切,正是卢文进与张万进哥俩。此二人当初杀了刘守光投降了贺德伦,但老贺却不敢用他两个,回淄青时就把这个两件宝贝留下,归了杨师厚。
让婢女给众人上了冰镇梅子汤消暑,杨师厚问:“都打听清楚了?”
李遇跟张彦对个眼神,张彦出头道:“罗周翰这厮本无甚威望,近些年又赔了许多人马钱粮,尤其去岁一败,人望大跌,实际就是几个老兵做主。
以衙内都指挥使潘晏为首。
臧延范、赵训、赵宾等数人最为嚣张。
当初罗绍威击李公佺,就是这几个杀才出力最大。”
杨师厚问:“哦对,我记得李公佺是跑义昌去了吧?”
张彦道:“是。”又说,“后来就没怎么消息了。”
杨师厚向李遇问:“韩建那事怎么说?”
韩建就是那个华州节度使。
早年这厮是秦宗权的部下,后来投靠了杨复光做了中央军。再后来,韩建积功得封华州节度使。
这厮算是个理政小能手,在华州十六年,地方民生富足。而后这厮与同出于忠武八都将的李茂贞一东一西,加上一个边上的王行瑜,三个藩镇合起伙来把唐昭宗伺候的欲仙欲死。
当年三镇犯阙有这厮,拐了天子在华州,解散了天子亲军、斩杀带兵的宗室藩王十一人也是他。
当年朱三哥西征李茂贞,这厮果断投降,献上了积攒多年的九百万贯资财。
九百万贯啊。
再经辗转,这两年韩建被梁帝放在许州匡国军任节度使任上。韩将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据说干得不错,恢复经济搞生产,真是武夫中的一朵鲜花。
再然后,数日前突然就被下属,匡国军马步都指挥使张厚杀了。
一个韩建不重要,但是韩建被杀这件事很重要。
晃哥前脚走,一镇节度使就被部下杀了。
还有王法么?
还有法律么?
大梁朝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睁大了眼睛看这位新皇帝打算怎么干。
李遇道:“昨日,朝廷已任命张厚为陈州刺史。”
杨师厚闻言大笑。
虽然还没有人挑明,但是谁不知道晃哥是被朱有珪这逆子所杀?
小主,
这厮矫诏说什么“博王友文谋逆,遣兵突入殿中,赖郢王友珪忠孝,将兵诛之,保全朕躬。然疾因震惊,弥致危殆,宜令友珪主军国之务”云云。
真当他们这些老家伙是傻子么?
先帝是没有正式立太子,可是朱友文做了这么多年的建昌宫使、东都留守,什么意思?就算未定太子之名,也明显有立他之意。
朱友文是吃饱了撑的谋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