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黄河远上白云间(九)

十月初一。

灵州,或称灵武。

郑守义是陇右道行军大总管。

魏东城是副大总管,新任灵武节度使即朔方节度使。

行军大总管,常见于唐初,为战区军政最高长官,军政一把抓,权力极大。似李卫公、侯君集、苏定方、薛仁贵薛礼等出征,都是挂某某道行军大总管。

但行军大总管是临时差遣,有事则设,事罢则撤。后来边疆情况变化,临时派遣的行军大总管不能有效应对战事,遂逐步让位于常设的节度使。

多说一句,大唐的这个道,比较玄幻。

初见于贞观年间。

为什么说他玄幻?

比如河北道吧,塞内部分比较清晰,大概就是后世河北省这一片,但是塞外部分就比较虎。反正按大唐的话说,整个东北,直到后世的外兴安岭,都是河北道的地盘。

又比如这个陇右道,东头这边,主要是后世甘肃、宁夏一带,但是向西是个大开口,整个后世的新疆,外加西藏一部、外蒙一部以及,怎么说的,以及向西几乎整个中亚,都是陇右道。

实际管得细不细先不说,反正按大唐的法理,那就都是大唐的地盘。

大唐二次开国,李枢密重新启用这个官职,郑守义也算是复古了一把。

当然,如今郑守义这个陇右道行军大总管还比较虚,法理上的陇右道,比如凉州、鄯州都跟他没关系,反正灵武是关内道的地盘也没啥好说的。

至于最后能不能坐实,就看郑大总管的手段了。

为了打河西,李老三这算是下了血本。

李承嗣这把栽得跟头大呀,不但把自己送走,起家的本钱也赔个底掉。

右神武军的前身是怀远军,主力为幽燕男儿、山北子弟构成,是李承嗣几十年筛选所得的精英。一战折损大半,这可不是补些人手就能恢复的。

元气大伤,右神武军能否东山再起,也看努力也看命了。

来前,李老三曾提出让右神武军回幽州整训补充,然后去山北待两年养一养。军士家眷大多还在幽州,有些就在山北,重新补充幽燕儿郎、山北子弟,再感受一下家的温暖,说不定就还能行。

一支强军,唐王也不想给他废了。

郑守义大总管则别有计较,想看看能否挑些可用之才,奶自己一口。

唐王也不拦他,只说让郑大总管亲自看过再定。

等真见了李有银等人,郑大总管登时就死了这条心。

从这些老兵的眼神里,老屠子看到这帮孙子还有骄傲,并非能够轻易拿捏。尤其上上下下的那种防备与警惕,就明目张胆地把他郑某人当贼防,实在是让人十分无语。

真是李承嗣的好兵啊。

那就滚回幽州去吧,还能省点粮食。

那就滚回去罢,看李老三怎么收拾你们。

其实用脚趾甲想也知道,无非两条路。

若肯听话,补充了人员,休整整训一番,就调到中原前线亲自带一带,这就成了他李老三的人。

若不肯听话,那就军号保留,人则直接拆散了算。彻底洗一遍,这就还是他李老三的人。

都是兵头,是不知道谁啊。

右神武军很果决,得令后只五天就打包完毕上马走人,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郑大总管立在城头,目送将士行远,暗叹,可惜了李承嗣带的好兵。

啧啧,孤军转战数千里,在主将身死的情况下还能退回来……

哪怕是残兵,那也难能可贵了。

可惜,终究是有缘无份呐。

可恨爷爷还不是枢密使啊!

……

灵州有塞上江南之称,汉、唐以来,中央都在这里落力经营。治下所开灌渠四通八达,盛时产粮可活百万人口。

天宝末年,李亨那个草包能咸鱼翻身,灵武出力不小。

可惜,凋零已久。

魏东城抵达时,灵州六县膏腴之地在籍仅区区六七万口。

幸亏水利底子好,地力足,今年得粟、麦、稻及杂粮二百余万石,官仓收粮近九十万石。新粮入库,又有后方转运所得,仓储也算丰足。

不过,如今来了三万大军,人吃马嚼的就很紧巴。

为了明春能够动兵,还得继续运粮不停。

粮!

粮!

粮!

命相连呐。

既然魏东城是灵武的节度使,这些杂事郑大总管全都推个干净。

整顿练兵这些事务,也都有老兄弟带着儿郎们干。

于是老屠子借口安排出征诸事跑来天德军。

运粮?嘿嘿也不必都运到灵州,亦可在天德军囤积部分。

此次西征,到底是走哪条路,郑大总管其实还没拿定主意。这事儿跟魏东城说不着,他得跟宋节度聊一聊。

然后可以再借口视察畜牲马匹,去中城会一会萨仁那过年。

完美。

十月末,寒风呼啸,草木枯黄,一片萧瑟之感。但是郑大总管驾到,宋节度不畏风霜不畏雨雪,依旧是出迎十余里。

宋将军心里热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