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面面相觑,有些人露出惊讶之色,有些人则皱起眉头,显然对这个提议感到不满。
张仪见状,赶忙挺身而出:“大王英明!此举不仅可以避免后宫干政,还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他深知,只有自己先表态,才能带动其他大臣附和。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认同张仪的观点。一些站在惠王王后立场的大臣纷纷摇头反对。他们认为,公子荡并没有犯下大错,无端剥夺其继承人的地位实在不妥。
其中一人忍不住出声道:“大王,臣以为此事需慎重考虑。公子荡并未犯错,若随意废黜,恐会引起人心惶惶啊!”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众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张仪暗自焦急,他明白,如果不能说服这些大臣,赢驷的计划将会受到阻碍。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开口:“诸位大人,如今秦国正处于关键时刻,我们需要一个贤明的君主来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公子稷聪慧过人,将来必成大器。而公子荡性格鲁莽,难当大任。为了秦国的未来,我们应当支持大王的决策。”
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许多大臣听后不禁动容。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思考其中利弊。
是啊,后世姑娘刚刚说了,公子荡后面自己举鼎,最后把自己砸死了,与其这样,那还不如早点立公子稷为好。
想明白这点后,都纷纷让赢驷立赢稷为太子。
在后宫的王后和公子荡收到信息后,惠王后流下悲伤的眼泪:”大王,你好狠的心啊,竟然,一点夫妻的情分都没有。“
公子荡却看开了:”母后,您哭都没用的,还不如早点作打算呢。“
王后擦了擦泪水:”荡儿,你想怎么做,母后全力支持你。“
随后,赢荡在王后耳边上说出自己的计划。
赢驷等人还不知道赢荡和王后的计划,但等赢驷等人后世回来后,才知道,赢荡造反,却被系统关起来,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