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办法还是手工业,烧砖烧缸什么的,这些东西不吃粮食,不吃料,也不容易坏,按理说可以考虑考虑。但烧砖烧缸对土质有要求,咱们这个地方只怕是没有能用的土,所以咱也干不了。
眼下最好的办法还是手工编织业。首先这个行业,使用的原料是草,而草的成本是很低的,草加工成产品以后,不像粮食,卖不出去容易变质,保质期还长。关键是咱们省产草,这不用从远地方进草了,成本相对较低。只要能够保证质量,我保证肯定能销售出去。
而且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集体企业能发挥出集体的力量,提高了社员的整体收入,同时带动了闲置劳动力,总体就是一举多得。
到年末各个生产队一评比成绩,德福叔能带动整个生产队致富过上好日子,那不就是真正的公平主义社会美好蓝图吗?谁能发挥出集体的力量,谁能带动集体致富,谁才是真正的好带头人。到时候公社领导不得天天把你推到第一线,让所有人都来学习你吗。到时候别说什么大队长了,甚至公社副社长,社长你也是有可能的。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想的远一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哈哈哈哈!你小子!”刘德福听到自然是笑的不行:“不错不错!你说的还真挺有道理的。你说的太对了,能带动集体致富的生产队长,才是真正社员们的好带头人。那就研究研究吧?”
“研究研究肯定没错。”
“对了,不知道成立这么一个集体作坊要投资多少钱?咱们生产队这几年不景气,公积金也没有多少了,投的太多,只怕投不起。”
“就是进一点原料的钱,也就是进一点草和竹子什么的,也没几个钱。但需要一个工作的场地,怎么也要有两间大一点的房子吧!还要收拾的干净一点。因为我说的产品走的是精品路线,产品要干净,弄的太脏不行,看着就恶心谁能买。”
“那再想办法吧!不行把队部的房子腾出两间来。这样吧!我下午就组织几个生产队的干部好好商量一下。对了!你什么时候回县城?”
“礼拜天下午回去!”
“那下午你也过去!我怕这些种东西,我说不明白,还是你来说吧!”
“没问题。”
……
袁枫离开了刘德福家。
回到了自己家。
随后就把全家人都叫到了一起,把刚刚在刘德福家说的事情又说了一遍。
几人当然听的是目瞪口呆。
袁枫看向了于炳忠和袁海霞:“姐姐姐夫!这次我可是把你们两个都给推荐上去了。如果这个合营项目要是能够成型,你们以后就是技术员了,就不用下地干活也能拿满工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