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别别,你可千万别这么做,我保证,你如果那么做了,皇上一定砍了你脑袋”
“为什么?”
“皇上不是那样的人,你也是独立团的老人了,独立团的团规你忘了,那些团规不仅仅是约束别人,皇上也实实在在地在执行,皇上最厌恨仗势欺人,强迫别人,这一点,我比你了解皇上”
“那我们就什么都不做?”
“皇上有皇上的想法,你我都猜不透,如果皇上想让你帮忙,一定会说的,皇上没说,你千万别瞎掺和”
“好吧,我知道了,我都听张公公的”
“行了,这件事情就别想了,早点休息吧,看看皇帝明天什么情况”
“好,张公公,你也早点休息”
盛庸离开了,今天小东子和他说的事情,盛庸震惊不已,皇帝唱小曲?这谁会想到皇帝会唱小曲,这些人也是上辈子积了八辈子的大德,才有幸听皇帝唱小曲。
都是一群有眼无珠,耳朵塞驴毛的东西,居然敢让皇上下不来台。
皇上也真是胸怀博大,回来居然看不出一点生气的样子。
哎,皇上就是皇上。
第二天一大早,朱允炆早早起床,盛庸一直在等皇帝给他下个什么命令,可令盛庸失望的是,皇帝关于昨晚的事情,只字未提。
而是全身心投入到了独立团和他荆州军的磨合训练之中。
难道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皇帝只字未提,那或许就是过去了,但皇帝到底怎么想的,盛庸也搞不明白,因为每天跟在皇帝身边的张公公都搞不明白。
皇帝虽然对于昨天丽春楼的事情只字未提,但盛庸还是抽时间亲自去秘密打探了一下昨夜那个出阁金丝雀的所有消息。
爱莲现在已经成为别人的金丝雀了,得到爱莲的人,是个来自京城的年轻贵族官二代。
爱莲,原名邹墨,京城人士,父亲是原国子助教邹缉,两年前皇上打败朱棣的那场战争中,莫名其妙地对一些人很是不信任,老早就把他们全部禁足了。
如兵部尚书茹瑺,吏部侍郎蹇义,户部侍郎夏原吉,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徐增寿,还有很多官职很小的小官员,如解缙,杨缚,金幼孜,其中,就包括这个国子助教邹缉。
可后来很多人又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如夏原吉,解缙,金幼孜,杨士奇,杨缚等人。
也有人被皇帝诛杀,像徐增寿,茹瑺,蹇义,刘俊等人。
还有一些人,没有重用,也没杀,而是定罪流放了,定的罪全部是私通朱棣,这些流放的人当中,就有这个国子助教邹缉。
尽管所有人都在喊冤,可皇帝圣旨已下,不可能再更改,没人知道皇帝是怎么知道这些人私通朱棣的。
有些人被杀,原因大家都知道。
可为什么有些人会被重用,有些人会被流放,皇帝到底怎么想的?没人知道。
难道皇帝以前就认识这个邹墨吗?是皇帝的老相识?
但为什么皇帝来找她,最后却又放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