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没多久,组织部长赵景春就给袁斌打了个电话。
袁斌这边刚给他拜完年,赵景春就开始问责。
“袁镇长,你那边是怎么搞的?组织对你如此信任,你怎么搞出这么大的事?”
袁斌立刻就知道赵景春说的是什么事,但他佯装不知情。
“不知赵部长说的是哪件事?”
“放鞭炮需要办证的事,县里很多领导都看了县电视台的节目。这件事怎么能这么搞?幸亏只是县里的领导注意到,要是被市里的领导知道这件事,你们就撞到枪口上了。”
“赵部长,您讲的这件事我也听说了,但我并不知情。”
赵景春对袁斌的话表示怀疑。
“袁斌,你是向阳镇的镇长,向阳镇制定了这样的政策,你会不知情?”
袁斌一字一顿的说道:“赵部长,这件事我毫不知情!”
他随即又补充道:“不过这件事我听下面的百姓提过,说实话,我刚听到的时候和赵部长是同样的反应,觉得这件事有些荒唐。市里正在重点抓民生工程,镇政府这不是等于往枪口上撞么?
但这件事我的确毫不知情,政策的制定到执行,每个环节我都没有参与。”
赵景春身在官场多年,听到袁斌的话,大概猜到是怎么回事。
有能力搞定这件事的人,除了镇长,就是镇委书记。
按理说一个镇政府制定出这样的政策,主抓市政工作的镇长,和主抓党建工作的镇委书记都要参与其中才行。
不过这件事光是其中一方领导出面,也可以搞定,只需要找到相关部门签字就可以。
县里找到副县长一级,和县环保局就行。
到了乡镇一级,只要有书记一个人的签字,文件就可以生效。
赵景春相信袁斌的人品,他说没有参与,就一定没有参与,说明这件事完全是一个人搞出来的。
市组织部部长吕有才的儿子吕政。
这是最让他感到头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