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加拿大变态案件

这位名叫布鲁斯·麦克阿瑟的66岁老人,平日里是个温文尔雅的园林设计师,谁能想到他私下里竟是个冷血杀手?近十年间,他利用自己的园艺技能,将那些无辜的男子虐杀分尸,然后巧妙地将尸块藏匿在精心设计的盆栽之中,仿佛这些植物都变成了他的“花肥”。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天龙八部》里的情节,段誉差点被王夫人拿去当花肥,幸好有慕容复相救。但这次可不是小说,而是真实发生在加拿大的恐怖案件。

早在案发前,就已经陆续有男子失踪,有人猜测这是连环杀手所为,但警方一直找不到线索。直到警方发现这些失踪男子都是一家同性交友网站的活跃会员,才渐渐锁定了布鲁斯。

2018年1月18日上午,布鲁斯和一名年轻男子走进了他位于索恩克利夫公园一带的公寓。警方早已对他进行了24小时的监控,那名男子很可能就是布鲁斯的下一个目标。于是,在得到上级的同意后,警察们破门而入,及时救下了那名被绑在床上的男子,而布鲁斯正准备再次行凶。

随后,警方对布鲁斯的住处进行了彻底搜查。在那些看似普通的盆栽里,警方发现了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尸块,但这些尸块并不完整。考虑到布鲁斯的园林设计师身份和他藏尸的诡异手法,警方开始怀疑他可能将更多的尸体藏在了他的园艺作品中。

于是,一场大规模的搜索行动展开了。警方开始逐一排查布鲁斯的客户,试图找出那些可能藏有尸体的园艺作品。这场案件不仅震惊了整个加拿大,也让人们对那些看似和蔼可亲的老人多了一份警惕。毕竟,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谁也说不准隐藏着怎样的黑暗秘密。

在繁华的都市一隅,马洛里新月街道的居民罗恩·史密斯和凯伦·弗雷泽夫妇接到了警方的一通电话,他们被告知,自家后院的花圃下可能埋藏着惊人的秘密。原来,他们曾雇佣过的园艺设计师布鲁斯·麦克阿瑟竟与一桩连环凶杀案扯上了关系。

当警犬踏入罗恩夫妇家的后院时,它那灵敏的鼻子很快就捕捉到了不同寻常的气味。警方跟随警犬的指引,开始挖掘那片看似平静的花圃。随着泥土的翻动,三具面目全非的骸骨逐渐浮现。鉴证人员只得借助高科技的DNA技术,试图揭开这些无名尸体的真实身份。

随着时间的推移,警方逐渐找到了七名失踪者的下落。这些受害者包括47岁的迪恩·李索维克、50岁的索罗什·罕穆迪、40岁的斯堪达拉·纳华坦……他们大多来自南亚或中东,都是同性恋者,并且已经步入中年。这些人的失踪时间跨度长达七年,从2010年一直到2017年。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58岁的马吉德·凯汉在2012年就被报失踪,至今仍然下落不明。警方开始怀疑,布鲁斯·麦克阿瑟可能还有更多的受害者。于是,他们决定重启25个悬案调查,其中最早的案子甚至可以追溯到1975年。

随着这些惊人的发现,人们对布鲁斯·麦克阿瑟的真实身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位平日里看起来和蔼可亲的老人,竟然隐藏着如此可怕的秘密。

据媒体报道,布鲁斯的母亲艾莱·麦克阿瑟在1978年离世,而他的父亲马尔科姆·麦克阿瑟也在三年后相继去世。然而,这对父母的离世似乎并未给布鲁斯带来太多的悲痛和改变。相反,他在这之后变得更加孤僻和神秘,仿佛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深藏在心底。

如今,随着警方的深入调查,这个秘密逐渐被揭开。而马洛里新月街道的居民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位曾经熟悉的园艺设计师,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看似人畜无害的老人竟然会是一个如此可怕的连环杀手。

在繁华的70年代,布鲁斯曾是一名伊顿购物中心的采购员。他的同事约翰·福特回忆道:“那家伙,布鲁斯,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整天笑嘻嘻的,连个小脾气都舍不得发。”谁能想到,这位在商场里忙碌的身影,日后会成为轰动一时的连环杀手呢?

1981年,布鲁斯与珍妮丝喜结连理,并迎来了他们的小公主梅拉尼。四年后,他们的家庭中又增添了一个小男孩,托德。可谁知,这位阳光少年在2014年却因为给女性打淫秽骚扰电话而锒铛入狱,坐了14个月的牢。托德的律师无奈地解释,他患了一种叫“猥亵电话癖”的心理疾病,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布鲁斯和珍妮丝最终走向了离婚。离婚后的布鲁斯开始混迹于韦尔兹利同性恋社区,甚至注册了一个恋父癖主题的网站,寻找那些顺从的同志男伴,一起玩起了危险的性爱游戏。早在2002年,布鲁斯就因用铁棒袭击一名男性卖淫者而被警方逮捕,随后在2003年被判了两年的缓刑,并被禁止远离该同性恋区。

时间来到了2010年,多伦多的同性恋区开始接连有男子失踪。最先被报道的是40岁的斯里兰卡裔男子斯堪达拉·纳华坦。南亚艾滋病预防联盟的执行董事哈兰·维加雅纳坦焦急地致信给多伦多警方,要求调查这些同性恋失踪案。在被起诉后,有犯罪心理学家猜测,布鲁斯很可能在年轻时就已经犯下了命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事实上,早在70年代,多伦多就有一名叫威廉·罗宾森的男子在家中被捅死,但案子一直悬而未破。多年来,警方对于同性恋者失踪案的侦破工作进展缓慢,让无辜者不断受害,社会各界对警方的批评声不绝于耳。

然而,警察总长马克·桑德斯却表示:“我们本来可以早点抓到布鲁斯的,但问题是,我们知道有人失踪了,却没有人给我们提供有用的线索。”这句话自然遭到了猛烈的抨击。毕竟,谁会想到那个在郊区商场扮演圣诞老人、哄孩子们开心的布鲁斯,竟然是一个隐藏在笑脸背后的连环杀手呢?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把“凶手”这两个字写在脸上。

在案件曝光后,整个城市都炸开了锅,人们纷纷议论纷纷,就连布鲁斯的亲妹妹桑迪·伯顿也一脸震惊地说:“天哪,谁能想到啊!他一直以来都是个好哥哥、好父亲、好朋友。每次家庭聚会,他都是那么热心肠,总是乐于助人。我根本不敢相信他会是杀人犯,他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呢?”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不容置疑。2018年7月23日,布鲁斯再次站在了法庭的被告席上,接受审判。与此同时,超过20起悬案也重新被提上了日程,警方和检方都坚信,他杀害的男子远不止这八名死者那么简单。他们还在全力寻找那些失踪者的下落,希望能够给这些受害者一个交代。

这场案件让人们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候,一个人的外表和内心是截然不同的。就像布鲁斯一样,他看似和蔼可亲,却隐藏着如此可怕的秘密。这也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被外表所迷惑。

在加拿大的某个角落,一位名叫梅丽莎·谢帕德的老太太可是个不折不扣的“网络爱情杀手”。她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独特的魅力,在网络上与无数追求者谈情说爱,然后,就像玩一场高难度的“俄罗斯轮盘赌”,她会把这些男人一个个“解决”掉,顺便侵占他们的财产。

梅丽莎的“战绩”太过辉煌,以至于她数次入狱,成为了警方的重点关注对象。为了避免再有无辜的男士受害,假释后的梅丽莎被警方下达了一道特殊的“恋爱禁令”:如果再与男性谈情说爱,必须向警方报告。

“不准上网,恋爱需要报备。”这听起来就像是高中生的恋爱规定,但谁也没想到,这竟是加拿大警方对一位老太太的“特殊关照”。

2016年3月18日,当梅丽莎从新斯科舍的监狱里走出来的那一刻,整个城市都陷入了恐慌。人们纷纷猜测,这位看似慈祥的老太太究竟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梅丽莎,这位出生于1935年的老太太,可是个经历过二战的“老江湖”。她深知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也懂得如何挑选那些空虚寂寞的猎物。她的一生,可以说是“爱”过无数男人,也因此拥有了无数的姓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千面女郎”。

梅丽莎的第一次婚姻是在1955年,她的第一任丈夫罗素·谢帕德是个幸运儿,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没有被梅丽莎“下手”的人。究其原因,可能是梅丽莎在1977年到1991年期间,因多起诈骗案频繁进出监狱,而那时她正与罗素保持着夫妻关系。监狱这个大染缸,似乎并没有让梅丽莎变得更坏,反而让她更加“成熟”了。

然而,就在她与罗素还保持着夫妻关系的时候,梅丽莎就已经开始出轨了。她的奸夫名叫戈登·斯图尔特,两人之间的暧昧关系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1991年5月,梅丽莎才与罗素正式离婚,开始了她更加肆无忌惮的“爱情游戏”。

在那个小镇上,绿帽子可是个不小的笑话,但罗素恐怕得暗自庆幸,因为梅丽莎的“不杀之恩”让他逃过一劫,毕竟后来的事情,简直比恐怖片还可怕。

话说1990年,梅丽莎和戈登的婚礼就像是迫不及待的“抢跑”,还是在离婚之前。戈登当时得意洋洋,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但谁曾想到,他很快就被送进了医院,被诊断出体内有苯二氮卓类药物。那时候,大家都没往坏处想,戈登出院后就回家去了。

梅丽莎心里清楚,这医院可不是个好地方,得让丈夫远离它。于是,在1991年4月27日这天,她给戈登下了一剂猛药,把他彻底迷晕了过去。可光这样还不够,为了封住他的嘴,梅丽莎居然把人拖到马路上,开车来回碾压了两次。

杀了人,梅丽莎自然知道跑不掉,但她早就想好了对策。在法庭上,她一口咬定是戈登袭击她,她是自卫杀人。可法官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一看戈登体内大量的镇静药物,再看她那两次碾压,哪是自卫啊?梅丽莎最终被判过失杀人罪,坐了六年牢。

但梅丽莎就是梅丽莎,她可是个会演戏的主。在牢里表现良好,提前两年就被放了出来。那时候,社会正需要一个女性榜样,梅丽莎就成了英雄。还有人给她拍了部电影叫《当女性动手》,说她如何勇敢地站出来对抗男性暴力。梅丽莎哪能放过这种机会?一出狱,她就全国巡回演讲,从凶手摇身一变成了人权斗士。政府也被她感动了,奖了她一大笔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有人就是不买她的账,比如《卫报》的记者巴伯·麦克纳。他写了一篇报道质疑戈登的案子,结果梅丽莎立马反击,把他给告了。那时候,梅丽莎风头正劲,又是受害者又是人权斗士,巴伯这个男的自然不是她的对手。

成名后的梅丽莎在网上认识了第三任丈夫罗伯特·弗莱德里奇。可你猜怎么着?14个月后,罗伯特就挂了,梅丽莎成了遗嘱受益人,财产就这么顺利地进了她的口袋。这老太太,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在富人的圈子里,家产争夺战总是硝烟弥漫。罗伯特的儿子,那可不是个软柿子,就算面对梅丽莎这种被捧成人权斗士的名人,他也绝不咽下这口气。他父亲的死,他要求一查到底,甚至怀疑父亲是被毒死的。

梅丽莎仗着自己那时的英雄偶像光环,简直是无人敢惹。罗伯特的死,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连立案调查都没能启动。她轻描淡写地给死者儿子退了点钱,这事儿就像被风吹散了一样。

到了2004年,梅丽莎又钓上了第三条大鱼——艾利克斯,一个美国人。艾利克斯对梅丽莎那是一见钟情,甚至把律师都托付给她了。结果呢?梅丽莎给艾利克斯下了毒,开始转移钱财。艾利克斯频繁进医院,他儿子终于开始怀疑了,一查父亲的血液化验单,嘿,还真有镇静剂成分!

儿子火急火燎地报了警,但警方说证据不足,不能证明梅丽莎下毒。不过,他们倒是起诉了梅丽莎非法侵占艾利克斯的财产,毕竟那些电子痕迹可不是闹着玩的。

梅丽莎一看形势不妙,为了避开谋杀这顶大帽子,她和检方达成了认罪协议,乖乖在美国蹲了五年大牢。

刑满释放后,梅丽莎被美国一脚踢回了加拿大。她可不甘心就这么闲着,又盯上了一个77岁的孤独老人——弗莱德。老人家在睡梦中离世,这本是常事,但梅丽莎可不会放过这机会。她和弗莱德结婚后,就开始给新丈夫下毒了。

到了2012年9月29日,梅丽莎和弗莱德在加拿大境内旅行,入住了一家旅店。弗莱德突然出现了严重的中毒反应,旅店老板要叫救护车,梅丽莎却悠哉悠哉地说:“先吃早饭,急什么啊!”

到了医院,梅丽莎还振振有词地说弗莱德有痴呆症,还声称他没有儿子,不用通知家人。可事实上,弗莱德是有儿有女的。当儿子得知真相后,立马报了警。这回,梅丽莎的狐狸尾巴可是藏不住了。

在梅丽莎的住所,警方像探宝一样,搜出了大堆的镇静剂药物,仿佛她是个开药店的。

这网络啊,就像个金鱼缸,大家总是追着看最新的鱼儿游过。新闻焦点就像那前浪扑后浪,大众早就转头去追捧别的英雄了,梅丽莎那昔日的光环早就黯淡无光。

这一次,梅丽莎是真的百口莫辩了。给弗莱德下毒这事儿,直接让她被判入狱三年半。在审理案件时,法官约瑟夫·肯尼迪(Joseph Kennedy)一脸严肃地说:“梅丽莎这女子,就像是颗定时炸弹,和她打交道的人可得小心了。”

2016年3月18日,梅丽莎终于被放了出来,但条件可不少:不能碰网络,不能换脸(要换得报备),谈恋爱得告诉警察,连药物都不能随便碰。

但梅丽莎这女人啊,就是个惯犯,你以为她会改过自新?错了!她一出狱就找到了机会,偷偷溜到新斯科舍的图书馆,又开始在网上撩拨老人家了。这不,违反出狱协议的事儿被发现了,本来她要在2017年2月1日再被审判的,可你猜怎么着?这起诉在2016年12月22日就撤了,也不知是检方急着去过圣诞节,还是咋的。

这下,有些老人家可就担心了,他们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被网络黑寡妇盯上的目标。毕竟,他们寂寞空虚,又容易上当受骗。哎,这梅丽莎啊,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角色!

在加拿大的埃德蒙顿市,有个电影制片人叫马克·安德鲁·特维切尔,他总想着拍出点惊世骇俗的东西。这不,他写了个电影脚本,《不切实际的计划》,听着就挺玄乎的。这电影讲的是个变态男子装成女的,在网上勾引男的,然后约到地下停车场,把人绑在椅子上,逼出银行密码、电邮啥的,最后还把人斩首、碎尸!想想都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可谁知道,这特维切尔不仅仅是想想,他还真敢干!2008年10月初,这哥们儿就假扮成一个叫“詹妮”的哥斯达黎加美女,跑到交友网站上撩骚。没多久,就钓上了一个38岁的单身汉约翰·布里安·爱汀格,两人聊得火热,跟真的谈恋爱似的。

这爱汀格哪儿知道,自己就这么掉进了特维切尔设计的“杀人剧本”里。说起来,这事儿简直比电影还电影,特维切尔这哥们儿,真是把生活和艺术融为一体了,可惜是用错了地方。

现在啊,这事儿在埃德蒙顿市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家都说这特维切尔是不是疯了,怎么电影里的情节还真在现实中上演了。这爱汀格也是挺惨的,好好的谈个恋爱,结果却成了别人电影里的悲剧角色。所以啊,网恋有风险,交友需谨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10月10日那个明媚的秋日,爱汀格先生怀揣着一颗忐忑的心,告别了他温暖的小窝,踏上了通往“詹妮”指定的神秘约会的道路。这可不是什么高级餐厅或者公园长椅,而是一个位于爱德蒙顿市南部、充满阴森气氛的地下停车场。爱汀格在出门前,还给一位好友发了封电邮,详细描述了这个诡异约会的地点,末了还俏皮地问:“你觉得如何?是不是有种探秘大片的感觉?”

然而,自那天起,爱汀格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邻居们纷纷摇头表示再也没见过他。原来,这位爱汀格先生,在如约到达那个地下停车场后,竟被一位名叫特维切尔的电影制片人,按照他精心编排的“剧本”,用棍棒给“演”死了。更可怕的是,这位特维切尔先生还细心地碎尸灭迹,让爱汀格先生的去向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特维切尔先生可真是个“敬业”的制片人,他严格按照自己的“剧本”行事,连一丝一毫的差错都不肯放过。爱汀格先生失踪后,朋友们纷纷发电邮、打电话寻找他,可他却像消失在空气里一样,没有任何回应。三天后,一位朋友竟然收到了一封来自爱汀格的电邮,内容是他要与“詹妮”一起去哥斯达黎加度假,还说要享受几个月的浪漫时光。这可把朋友们给惊呆了,要知道爱汀格平时可是个见到女人就脸红的“小绵羊”,这种突如其来的浪漫举动,让大家都觉得有些不真实。

可当大家试着拨打爱汀格的电话时,却始终无人接听。这时,大家才意识到事情可能有些不对劲。于是,一群好友相约来到爱汀格的寓所,强行破门而入后,一股诡异的气氛扑面而来。大家立刻报警,警方根据爱汀格失踪前发给朋友的最后一封电邮,很快就找到了那个地下停车场。而停车场的承租人,正是那位名叫特维切尔的电影制片人!

这起离奇的案件让整个爱德蒙顿市都为之震惊,大家纷纷猜测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真相。而爱汀格先生,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成了特维切尔“剧本”中的一名“演员”,以一种极其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可真是一出比任何电影都要惊险刺激的“大戏”啊!

10月31日,万圣节前夕的夜幕下,特维切尔的父母家被闪烁的警灯照亮,犹如一部惊悚大片的开场。当地警方如神兵天降,将还沉浸在自家温馨沙发上的特维切尔一举擒获。此刻,距离爱汀格神秘失踪已经整整过去了三周时间。

紧接着,警方在特维切尔那看似普通的住所里,翻出了一部名为《不切实际的计划》的惊悚电影脚本。随着一页页地翻阅,警察们的眼睛越瞪越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从爱汀格陷入网络情网,到离奇失踪,再到悲惨遇害,这一系列情节竟然与这部剧本中描述的如出一辙!

而更让警方脊背发凉的是,这并非特维切尔第一次将剧本付诸实践。他们深入调查后发现,早在2008年10月3日,爱德蒙顿市就有一名男子与特维切尔“约会”,并在同一个地下停车场惨遭毒手。那天,特维切尔头戴曲棍球守门员头盔,手握木棍,朝着那位如期赴约的来者迎头便击。好在对方反应迅速,及时躲闪,才侥幸逃过一劫。

看着眼前的特维切尔,警察们不禁感叹:这家伙简直是把生活当成了自己的电影,而他自己,就是那部惊悚大片的导演兼主演。只是,这样的“电影”未免太过残忍和血腥,让人不禁为之胆寒。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萨利希海岸和美国华盛顿州海岸附近,从2007年8月到2012年1月这段时间里,一个诡异的谜团悄然展开。就像是在上演一部悬疑大片,这片海域陆续出现了14只孤零零的人足,它们来自何方?属于谁?为何只有脚而没有身体的其余部分?这些人体残骸真的能在海上漂流那么久、那么远吗?

故事要从2007年8月20日说起。那天,阳光洒在杰迪戴亚岛上,一位美国女孩在海边嬉戏时,竟然捡到了一只阿迪达斯鞋子。她好奇地打开鞋子,发现里面竟藏着一只男人的脚!这简直就像是恐怖片里的情节。法医学家们经过调查,猜测这只脚可能是某个在海中遇难者的遗体在长时间浸泡、腐烂后,脚关节脱落,最终独自漂到了岸上。而这双鞋子,竟是2003年印度热销的款式。

然而,这只是开始。仅仅六天后,在佐治亚海峡的海湾群岛中的加比奥拉岛,一对夫妇在海边散步时,也发现了一只男人的脚。这只脚同样被海水浸透,仿佛是被某种神秘力量带上岸的。专家推测,它可能是从南面漂来的。而这双鞋子的历史更为悠久,它产于2004年,曾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但不久后便停产了。

就在人们议论纷纷之时,故事又有了新的进展。2008年2月8日,瓦尔德斯岛上再次发现了一只男性右脚。这只脚穿着运动鞋和短袜,看起来颇为普通。但经过调查,这双鞋子的销售记录却指向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它曾在2003年2月至6月间在加拿大和美国热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系列诡异的事件让人们不禁猜测,这些孤零零的人足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是海上的幽灵在作祟?还是某个未知势力在暗中操控?这一切,都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弗雷泽三角洲,柯克兰岛的海风带着些许咸腥。2008年5月22日,岛上的居民震惊地发现,海滩上竟然躺着一只孤零零的人足,还穿着短袜和运动鞋。大家猜测,这只脚可能是顺着弗雷泽河一路漂来的。不过,与之前在海湾群岛发现的那些男士漂足不同,这是一只女性的右脚,鞋子还是1999年产的“新平衡牌”运动鞋,看来,这背后又有一个新的故事。

仅仅一个月后,6月16日,在弗雷泽三角洲的韦斯特汉姆岛附近,两名徒步旅行者又有了新的发现:一只孤零零的左脚。经过调查,这只左脚竟然与早前在瓦尔德斯岛发现的右脚属于同一人。这海上漂足之谜,似乎越来越复杂了。

时间来到11月11日,加拿大的里奇蒙德地区,弗雷泽河里又漂来一只穿着鞋子的脚。这次是一只小号“新平衡牌”跑鞋,看起来很可能是女士的。法医通过DNA检测,发现这只脚与5月在柯克兰岛发现的那只女性右脚基因匹配。这些漂足之间,到底隐藏着怎样的联系呢?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之际,温哥华警方在7月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通过DNA检测,他们成功辨识了其中一只漂足的身份,它属于一名可能因抑郁而自杀的男子。应死者家属要求不公开他的身份,这更为海上漂足之谜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接下来的几年里,漂足不断在各地出现。2009年10月27日,里奇蒙德海滩上又发现了一只穿着跑鞋的脚;2011年8月30日,温哥华的福斯溪里,一只连着下腿骨的脚被人发现,它穿着鞋子在海面上漂浮;同年XX月XX日,在温哥华穆迪港附近的沙美特湖上,露营者又发现了一只穿着登山鞋的脚。警方表示,这些漂足都是自然分离的,并非人为。

而在美国的华盛顿州海岸附近,也上演着类似的剧情。2008年8月1日,在派希特附近的海滩上,一名露营者发现了被海藻覆盖着的一只右脚。检测证实这是一只人的右脚,警方说,这是在一只大码运动鞋里发现的人骨。这也是首次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以外的地方发现海上漂足。这只脚,是否也与之前的漂足有关呢?

这些漂足的来源和去向,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是意外?还是犯罪?或者是某种未知的自然现象?直到今天,这个谜团仍然困扰着人们。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揭开这个海上漂足之谜的真相。

2010年的夏天,华盛顿州惠德比岛的海滩上,一件怪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8月27日那天,一位晨跑的市民在沙滩上发现了一只孤零零的人足。这只脚看上去已经在水里泡了两个月,法医根据它的大小猜测,它要么属于一个青少年,要么属于一个身材娇小的女性。有趣的是,这只脚在被发现时竟然连鞋袜都没穿,仿佛是在向世人展示它的“赤诚”。警方决定给它来个DNA检测,看看能不能找到它的主人,但奇怪的是,这事儿后来就像石沉大海,没了下文。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12月5日。在华盛顿州西部的塔科马市,也就是温哥华以南225千米的那个地方,又有一只人足被发现了。这次是在潮漫滩上,这只右脚可就没那么“坦诚”了,它穿着一双“奥索卡踪迹牌”的小码登山鞋。看来,它的主人可能是个喜欢户外运动的青少年,或者是个身材矮小的成年人。

而就在大家还在为这两只人足议论纷纷的时候,2011年12月10日,又一起怪事发生了。在西雅图市的一座海桥下,有人发现了一只人足和腿骨在海面上漂浮。这已经是第十三只了,但奇怪的是,这些漂足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联系。

不过,在这些神秘的漂足事件中,也不乏一些“乌龙”。就在2008年6月18日,温哥华岛坎贝尔河附近的太伊沙嘴,有人发现了一只所谓的“人足”。但经过警方的仔细调查,这竟然是个骗局。原来,那只“人足”不过是被穿上短袜放进鞋里,然后又充填了干海草的骨架化动物爪子。这幕后黑手也真是有才,竟然能想出这么一出“人足漂流记”的戏码。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橡树滩上,最近发生了一件怪事。自从2011年8月30日第十一只海上漂足被海浪冲上岸后,那里仿佛成了“人足”的集散地,多只被疑含有生肉的跑鞋像约定好了似的,一股脑儿地被送到了这个海滨小镇。

说到这海上漂足,总共有14只,其中10只光临了加拿大,4只去了美国,仿佛是在进行一场跨国的“足球比赛”。不过,截至2012年2月,这些“球员”里只有6位被揭开了真面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先说第一位,那是一只属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某男子的脚。这哥们儿生前疑似患有抑郁症,看来连大海都忍不住要给他个“解脱”。第三位则是一名21岁的英国男子,他死得挺自然,但没想到死后还能以这种方式“环游世界”。

第四位和第七位是两位女士的脚,但她们的身份至今仍是个谜。第八位则是温哥华地区的一名男子,他在2008年被报失踪,后来被证实是自然死亡。他的脚也像是个执着的旅行者,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归宿。第十一位漂足的主人,则是一名1987年失踪的当地男子,那只登山鞋还是他失踪时穿的,看来他也是个“念旧”的人。

至于其他的漂足,它们的主人是谁,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这些漂足的出现,自然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属于谁?为什么只有脚没有身体?难道人体的其他部分都被大海吃了?

想要解答这些问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法医学家们拿着放大镜,对着这些漂足研究了半天,也没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毕竟,洋流可是个调皮的家伙,它能把包括“幽灵船”在内的各种漂浮物带到天涯海角。更别提佐治亚海峡那变幻莫测的洋流了,让人捉摸不透。

这些漂足有可能已经在海上漂了上千公里,甚至已经变成了“尸蜡”。但话说回来,尸体在最佳条件下能在水中保持完整长达30年。也就是说,这些漂足可能已经在海上漂了很多年,它们的故事可能比我们的还要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