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嘡”的一声,竟然震得矮壮士兵虎口发麻,大刀“啪”的一声就折断了!而木剑荡开长枪,顺着枪杆就滑了过去,“唰”的奔向高瘦士兵的手指,吓得那士兵“哎呀” 一声,撒手丢下长枪。
哈布日心中暗喜,这齐大宝应敌虽说没什么章法,且比自己年纪大不了多少,但是看样子力量颇大,竟然两支手各自瞬间就防住了两名士兵的攻击。
稍一分神,那几个帮忙的士兵已经冲到了眼前。此刻的哈布日心神已经稳定了许多,并不似刚刚接敌是那般慌乱了。
一式大鹏展翅,右手急抖,长剑舞出一朵剑花,奔向冲在最前面一名持双刀的士兵;那士兵陡的一惊,双脚硬生生刹住,双刀抡起就来格挡长剑;可是,哈布日这招是个虚招,紧接着一招黄蜂入洞,剑尖转而戳向第二个冲过来的士兵,那士兵躲闪不及,“嘭”的就被戳了个人仰马翻。
那士兵冲过来的力道甚大,虽说被一击戳翻,但是也让哈布日不由得后退一步,好在齐大宝及时将后背靠了过来,立时稳住身形。
就在这一滞间,面前双刀又砍了过来,哈布日盾牌举火燎天护体,身形猛地一矮,一招老树盘根,剑身狠狠砍在使双刀的士兵脚后跟,这士兵 “噗通”也仰面摔在了地上。
还没容得哈布日喘口气,后面的士兵也从斜刺里冲了过来。左边两员士兵,一个举着狼牙棒,一个挥舞着双斧,兜头盖脸地就砸了下来;而右手两人,一个持弯刀挥了过来,一个持剑刺向哈布日的右臂。
四人同时进攻,让哈布日顿时有些慌神。这四人兵器、招式各异,想同时挡住所有兵器或者躲过攻击几乎不太可能。
哈布日不由自主想往后退,可是齐大宝的身体却挡住了自己的退路!
相关
武功:武术的别称。武术、功夫,也指军事方面的功绩。例如:文治武功,武功高强。 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达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从历史上看,有不少归属武术类的名称。春秋战国时称“技击”兵技巧一类);汉代出现了“武艺”一词,并延用至明末:清初又借用南朝《文选》中“偃闭武术”(当时泛指军事)的“武术”一词;民国时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武功”一词,也称武术。
陀螺:指的是绕一个支点高速转动的刚体。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gá)”或“打老牛”。河北吴桥地区被称为bo。贵州等地方言称为géluō。河南濮阳地区叫delou,焦作一带方言称为皮老尖。北京地区叫“焊尖”,一是因为尖部有金属焊点,二是因为北京百姓希望孩子从小就明白,“汉奸”是要被所有人鞭挞的。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从前多用木头制成,现代多为塑料或铁制。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或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传统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铁制的倒圆锥形,玩法是用鞭子劈。现代已有用发射器发射的陀螺。当然,还有一些“手捻陀螺”十分普及。陀螺,是青少年们十分熟悉的玩具。风靡全世界。中国是陀螺的老家。从中国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了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虎口:指拇指和食指相连的地方。
斜刺里:释义是侧斜的方向。
狼牙棒:古代兵器之一,是一种打击兵器,有长短之分。木棒头部如枣核状,植铁钉于其上,形似狼牙,故得名狼牙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