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看到旁边的一个考生,准备的是切菜的案板,油烘烘的,估计平时也切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一个考生将一块长板靠在边上,另有两个木马支架。
反正,五花八门,啥都有。
几个人才乐了一会儿,高希突然叫道:“不好,坏事了!”他想起了古代县试考生要自备桌凳的事。
古代县试人数多,也没有专门的考场,绝大多数县考桌考凳都不够,特别是穷县,更没有多少桌凳给考生们用了,县试时只能考生自带。所以才会有考生带着切菜的案板、临时拼凑的木板和支架当桌子,来参加考县试。
贵升问:“怎么了?”
高希也不答话,就近找了一个看起来年龄较长的童生,一问,果然考生自带桌凳来考试是常例。
听那个童生说,今次县试的报考人数超过千人,桌凳自然是不够的。
原来,是我们几个没带桌凳的,才是可笑的呢!
高希的两位老师胡老秀才和沈度,对他的应试培训都放在文章和书法上了,是不是要自带桌凳这种事从没提过。
此时,满场都是候场的考生,发出嗡嗡的人声。
还没等他们想好怎么办,就有一个衙役站在高处大声喊道:“注意了,今天县试,考生很多,考桌考凳不够,没带桌凳的,赶快去找桌凳。”
高希几人一听,急得不行,这可如何是好?
所幸离悦来酒楼并不远,平安和贵富急忙往回跑,去借桌凳。
二人去了没多久,又有衙役扯着嗓子叫唤:“听好了,现在分排,看好灯笼上的名字,是哪个乡镇的,就排到哪个乡镇的灯牌下去。”
找到“金山卫”的灯牌,他们几个靠了过去,人数并不多,还不到三十人。
再看看别的队,少数也有七八十人。
又过了一会儿,高希看到知县王纪,穿着整齐的官服出现在大门前,然后做保廪生点名集合,上前向王纪行礼,再站到一边。
高希他们几个一看,又想起给他们做保的廪生还不曾相识,更不知道人在哪里。
做保廪生不到场,或者现场唱名认保时,廪生和考生对不上号,那也是不行的。
几个人急得团团转,平安和贵富还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