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国子监看看。”高希很想知道大明朝时的国家最高学府是啥样子。
向人打听,问了路,走了没多远,看到前方有一个高大的牌楼,上书“国子监”三个大字,不远处便是国子监大门,边上另有一个角门,也没有什么特别新奇之处。
高希正想好好看看“国子监”牌楼,不远处的那个角门却开了。
一个四十来岁模样的中年人,他穿着打补丁的儒衫,头上扎着陈旧的头巾,乌丝中已经夹杂着一些明显的白发。一看就是一个不得意的读书人。
他像是被人猛地推出门外的样子,踉跄着向前跑了几步。
他还未站稳,旋即角门里一前一后扔出两个包裹来,落在地上都散了。一包是衣物并一些杂物,一包是一堆书册。
只听得角门里有人骂道:“祭酒大人心善,许你交少许费用,住在学中。你倒好,这么点房钱也不交。都如你这般,国子监岂不成了养济院?不交钱,就别再想住这里。”
“大人,大人,容我...”
中年书生正要解释,只听得“嘭”的一声,角门重重地关上了。
中年书生沮丧地摇摇头,便弯下腰,一点点去捡散落一地的衣物、书册。
高希和平安走了上去,也帮着他一起捡。
中年书生感激地向他俩拱了拱手:“多谢,多谢。”
高希捡了几本书册,要交到他手里,一抬头,倒是吓了一跳。
原来面前这个中年书生,和那个“郑大伯”倒有几分相似,只是面前的这个书生年轻一些,看起来要比“郑大件”小几岁,而且一派儒雅之风,毫无武人的气质。
高希将书册交到他手上,拱手还礼说道:“在下松江府华亭县生员高希,不知先生名号。”
他一听高希是生员,赶紧将手上的东西放到一边,重新拱手还礼说道:“在下国子监学生马乐,福州府长乐县人。”
“啊?你就是马铎?”高希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