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言官们认为,高希在“都城北迁”问题上,毫无读书人的风骨,露骨且一面倒地拍皇帝马屁,全然是标准的“奸臣”嘴脸,因此联名上奏弹劾他。
永乐皇帝便下旨让他回乡省亲,意在让他避避风头。
没想到,他先是在家乡成功组织抵御了倭寇。
接着,又接了太子的密令,马不停蹄北上勤王,快速击败了赵王朱高燧的政变阴谋。
高希舍身为永乐皇帝挡子弹的一幕,在他随永乐皇帝回到京师前,已经传回了京师(此时的“京师”是应天府,即今南京)。
京师朝野震惊于赵王的鲁莽与大逆,居然想软禁皇帝,逼圣上写下传位诏书。
言官们又抓到了一个“好题材”,弹劾赵王的奏折顿时要将养心殿淹没。
另外一方面,高希再一次快速“翻红”。
传闻说,皇帝陛下回銮,因为怕高希舟车鞍马劳顿牵动伤口,先是让他随驾,与皇帝同乘鸾驾。
高希坚持不受,最后永乐皇帝让刘公公另外安排了一辆上好的马车,专门给高希使用。
还好高希坚持不受,否则人没回到京师,弹劾他逾制的奏折估计会和弹劾赵王的奏折一起淹没养心殿。
有一点可以肯定,高希这一次立了大功,肯定要加官进爵了。
趋炎附势的大小官员,便找出各种由头前往高府拜访,高家的门槛几乎要被踩破。
所谓的“拜访”,最主要的事其实并不是见到高希,因为大家都知道高希和皇帝陛下还在回京的路上呢!
将自己的名帖、礼单和礼物送到才是重点。可是,高家两位夫人会收吗?
送礼的官员很担心,结果这份担心完全多余。
门房对送礼的人一律挡驾,但会收了名帖、礼单和礼物送进去。
一会儿,管家平安就笑容可掬地出来了:“我家老爷不在京师,万事皆由两位夫人做主。夫人说了,多谢诸位大人看重我家老爷。东西都收下了,一定会告知老爷,稍后自有回复。”
什么回复?送礼官员的理解是,以后想升官,可以来找高希求情了。
送礼的人没想到这礼送得如此顺利,皆笑眯眯地回了府。
果然,銮驾还没回到京师,永乐皇帝的旨意已经传达到了内阁,让草拟嘉奖在“金山卫抗倭”和“平定赵王之乱”中有功的官兵人等。
原隶属府军前卫的金山卫军,本就是金山卫派到京师来受训的,此次立了大功,仍回籍改隶金山卫,成立新设的金山卫神机营,以加强金山卫的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