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晨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建兴六年春开始第一次北伐,同年冬天第二次北伐,斩魏将王双。建兴七年春天,第三次北伐,夺武都、阴平两郡。建兴八年,魏国出兵三路伐蜀国,后退却,建兴九年,第四次北伐,退兵时杀魏国名将张合,建兴十一年第五次北伐,建兴十二年八月病逝五丈原。”
叶晨心想,幸好当年查过武侯的事迹,当年有个傻×同事,说武侯治蜀,民不聊生,哪有民不聊生的国家敢七年五次出兵,武侯去世后十余年魏国不敢进攻蜀国,简直是没脑子。
两个国公也惊呆了,记得这么熟。特别是赵国公,不敢轻易说话了,人家连哪一年做了什么事都说出来了,跟人家争论,纯粹是找呲。
“武侯在此之前除了平定过南方叛乱,可以说从未单独带兵打仗,七年五伐中原,夺得两郡,杀掉魏国名将两名,这成绩比吴国强了许多。”
两个国公也都点头同意这种说法。
叶晨继续说道:“我要说的不是武侯带兵打仗,毕竟年代久远了,谁也说不清楚当时的情况。我要说一下武侯治蜀的方法。”
两个国公都认真听着。
“武侯治蜀,先是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以得民心,然后兴修水利,都江堰、山河堰都有专门的人员维护修缮。休士劝农,军屯耕战,专营盐铁,改良农具兵器,还有以蜀锦获敌之资。”
两位听得有点傻,头一次有人这么详细的给他们说武侯的事情。
看来大家都还是小看了武侯的能力。
无论什么年代,人们记得最清楚的都是战场上杀敌的英雄,但是对于那些幕后奉献的人却是知之甚少。
例如一说到春秋,就想到春秋五霸,孙吴兵法,连儒圣、道圣都排在后面,战国,翦起颇牧四大名将。秦汉时的霸王项羽,兵仙韩信,再就是汉武大帝,卫青霍去病的帝国双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