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架火箭弩和六门大炮,根本打不坏城墙。主要靠抛石车慢慢的把瓮城轰塌,把城门楼打趴,在城墙上轰出缺口,攻城的步兵就可以出动了。
攻城兵进攻的时候,配合火箭弩、大炮和抛石车进行压制,减少己方士兵的伤亡,然后通过云梯蚁附攻城。
攻城的时候士兵也是有分工的,有的负责铺架云梯,有的盯着盾牌拿着长枪负责登城,有的举着弓弩负责射击对方城墙上防守的士兵。
为什么士兵要经常一直训练,即使农忙时节也都是干半天活,训练半天,而且还会轮流干活和训练,目的就是为了在战斗中配合默契,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伤亡。
鞠鹏作为元帅是绝对合格的,他爱兵如子真不是虚的,他对自己的儿子鞠霄绝对不如对士兵好。
作为好的将领,不光要打胜仗,还要最大程度减少伤亡,打胜仗,少死人才是对士兵最大的爱护。
鞠鹏在每次大战之前都会仔细的推演,仔细的谋划。昨天在战斗之后他还带着人对沧州城周边的地形进行了细致的勘察。
韩常果然没有让人失望,他派出的五万多军队全部落入鞠鹏的计划之中。
负责埋伏的是鞠霄,手持长枪,身背大斧,带着两万骑兵,出其不意、迂回、分割、包围,把大金的两万多骑兵杀的大败,对方损失了一大半。
偷袭就有这么个好处,对方来不及组成阵型,就被己方已经组好阵型的队伍攻击,他们兵卒之间根本形不成有效的配合,所以伤亡自然很大。
阵型的作用就是在局部小范围之内可以以多打少,有攻有防,利用多点的局部优势转化成集体优势。
大金佯装出击的步兵就更惨了,还没等跑到大乾的阵地就损失三成,只好回撤,撤退过程中又损失了两成。还没给对方造成伤害,己方先损失过半。
韩常有点傻眼,还不到两天,自己的十万大军损失一半了,这仗没法打,他跟图合速一碰头,赶紧撤退。
他们撤退的这么快是鞠鹏所没有料到的,鞠鹏今天攻城的目的就是先消灭一部分对方的军队,然后白天把城墙打残,再利用夜幕的掩护夺下城池。
鞠霄在消灭掉对方一大半的骑兵之后也就撤回去了,因为根据大帅的安排,他还要参与晚上的攻城,到时候他会手持大斧跟对方短兵交接。
韩常不愧是久经战阵的名将,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带领剩余的兵马全部逃跑,辎重钱财粮草统统不要,保命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