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朱文宝反问了一句。“是钦差发现的,还是锦衣卫发现的?”
钦差发现的,朱文宝还会信上几分。若是锦衣卫发现的,朱文宝不得不怀疑他们是受了父皇的指令,伪造证据。
“主子这个重要吗?要知道,你马上就要洗脱罪名了,又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现在凤阳县,凤阳县百姓也不会再唾弃你了。”
朱文宝鄙视看了妖妖一眼,什么叫光明正大?自己现在就好好的坐在坤宁宫,不也是无事。
“我想要知道的是,清官入明计划还有没有漏网之鱼,或者是那些漏网之鱼有没有被查到?”
“嘻嘻,这个锦衣卫目前还没有查到,不过,有了线索应该很快了。”
还真是锦衣卫查到的。
“他锦衣卫是怎么发现的?”
“回主子,锦衣卫一开始也没有找到,满头雾水,锦衣卫内部甚至都在传,他叶书就是一个好官。”
“后来是锦衣卫指挥使老六,始终坚持夜书有问题。”
“锦衣卫指挥使老六,认为一个人不可能会如此干净,清白的如一张白纸。”
“然后派人又从刑部调取了所有叶书参与审理的案件,以及从吏部调取了叶书历年官评和为政记录。”
“嘻嘻,主子,不得不说他锦衣卫指挥使老六真的是一个人才。”
“通过仔细查阅,还真被锦衣卫指挥使老六抓住了线索。”
原来。
“指挥使大人,这是所有有关叶书的卷宗,涉及案件,官评,为政记录,以及人员往来,甚至送菜的菜农。”
“根据菜农回忆,再加上咱们的人仔细比对。大明历673年8月,凤阳县县丞身死之日,叶书县衙食量大增,其中多以酒肉为主。”
“同年9月,凤阳县巡检司生死,以及咱们锦衣卫一十三人死亡时,他叶书县衙中,食量又是大增。”
……
另一人。
“指挥使大人,属下梳理叶书为政记录发现,叶书此人重名声和百姓。”
“叶书处理政务不论对错均以百姓为主,尤其是涉及门阀家族,在叶书此人身上吃过不少亏。”
“如,叶书曾在大明历673年,亲自下发政令,民重商轻,鼓民抑商。为商者不可轻易哄抬物价,更应接济天下。此举,在凤阳百姓中深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