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先生之言,大气磅礴,更有忧国忧民之感!”
“学生叹服!”
众人闻言,低头细细揣摩诗句。
无论是辞藻还是格律,都中规中矩。
虽无新意,但胜在意境宏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称得上是好诗!
再加上,柳叶今年才十六岁!
就更显得难得!
“的确是一首好诗!”
“讲求边关之苦,此诗可称得上代表之作!”
“不错不错!柳先生这两句诗,十分贴合当下边关之战!”
众人议论纷纷,李纲的怒气一下子就没了!
转而变得眉开眼笑!
看李义府的眼神,也顺眼了不少。
这小子,真给自己争气!
别人都没听过这首诗,只有他听过,那柳先生肯定很开心。
柳先生开心了,就会教给太子殿下真本事!
如此一来,大唐未来可期!
而且,柳先生开心之余,说不定还能多给儒家子弟出几本书!
唯独柳叶!
错愕的看着李义府。
他刚刚说的那两句诗,分明是他自己写的。
名叫《和边城秋气早》!
却硬生生,安在自己的身上!
咝——
柳叶倒吸一口冷气!
臭不要脸到如此地步...
果然是个人才!
都说臭不要脸天下无敌,李义府不仅做到了,而且已经达到‘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境界!
这种人才,可不敢埋没了!
以后要好好培养才是!
“这位...是李夫子门下?”
李纲笑呵呵的说道:“此子乃是瀛洲人士,两个月前才到老夫门下,算是颇为几分文采。”
说着,他又叹了口气。
“奈何,老夫才向陛下举荐了德明先生的长子,再想举荐人才,至少要等明年才行...”
“可惜了这些人才,白白在老夫府中蹉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