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我赌你胸无点墨

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2465 字 24天前

“此乃贝公子胸无点墨佐证之一。”申式南转向三位考官,道:“三位考官,此题可有异议?”

“无异议。《礼记》《左传》《战国策》等均有记载,彼时人君谦称孤或寡人。”三位考官一阵商议后,翰林院编修一锤定音。

妄议皇权,擅自言“朕”,乃是唐宋之后历朝历代之大忌,但如被治罪,此时茶坊内所有人都逃不掉。

在场之人都明白,此事过了今日,不会有人谈起,否则就是自找死路。

“第二个问题,平话中讲到,纣王命人取文房四宝,在行宫粉壁之上题诗,是也不是?”申式南问。

“没错,确有其事。”贝毅肯定答道。

“纯粹胡说八道。”申式南道:“在江左司马氏之前的朝代,并无文房四宝之说。文房之名,直到定都建康的宋齐梁陈四朝才有的这一说法。”

“其中,《后汉书》记载,蔡伦改良了前人造纸的技艺,纸张才能够用来写字。在此之前,人们用什么来写字?竹简。连秦始皇看的奏折也是写在竹简上。”

“殷商时期除少数钟鼎文之外,大多是甲骨文。请问:距秦汉几千年的殷商,哪来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说?此乃贝公子胸无点墨佐证之二。何人有异议?”申式南大声质问。

没人敢说话。这个问题,普通百姓不知,但读书人肯定是知晓的。只不过大家都没细想过,殷商时期确实不曾有可书写的纸张,自然也就不存在文房四宝之说。

“第三个问题,贝公子,你的故事里,是不是有纣王题诗亵渎女娲娘娘之事?”申式南乘胜追击。

“是……是有这么回事。”贝毅地气明显不足,但还是硬着头皮答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后女娲娘娘怒而招来三妖,迷惑纣王,还让纣王剖了比干的心,是也不是?”申式南继续质问:“你可别不敢承认,你刚刚还将女娲娘娘比做阴狠毒辣的吕后呢。”

“难道不是吗?没有女娲娘娘招来三妖,纣王怎会变得残暴且荒淫无道?”说到这个问题,贝毅可就来精神了。

奇怪的是,尽管他一再诋毁女娲娘娘,在称呼上却没有省略“娘娘”二字。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晓为何如此。

“这恰恰是你贝公子胸无点墨的第三个佐证。”申式南冷哼一声,道:“请问,纣王的题诗是不是每句刚好七个字,合起来恰好七八五十六字?其中,是不是有‘取回长乐侍君王’这一句?”

“没错啊!女娲娘娘正是因此而气恼。”贝毅不明所以,同时也开始自动忽略被骂胸无点墨。

“当然没错,因为你臆想的纣王所题之诗,乃是七言律诗。”申式南有点可怜地看着贝毅,道:“七言律诗乃南齐沈约开创的一种诗歌体裁。经过初唐时期的沈佺期和宋之问等发展定型,最后在诗圣杜甫手中成熟。”

“在南朝之前,你何时见过对仗工整还押韵的七言格律诗?《楚辞》还是《诗经》?四书五经里,连《诗经》也是四言诗居多。你倒是说说,殷商时期的纣王怎么会作的七言律诗?还是你想说,殷商到南齐的一千七百多年里,就独独纣王一人会作七言律诗?”

申式南的连续发问,直接把贝毅给问懵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由此可知,女娲娘娘纯粹是被你们这些胸无点墨的人给玷污的。明明没有的事,偏偏被你们这些胸无点墨的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三人成虎,又坏又蠢,说的就是你们这些胸无点墨的人。何人有异议?”申式南怒而凛然生威,瞪眼环视一周。

全场鸦雀无声。就连不是读书人的茶客都明白了几分,安坐不动,不敢作声。

“我认输,无需再比下去。”保人王柏率先发声,望向贝毅,问:“贝兄意下如何?倘若贝家有难处,这笔彩金我王家来出。”

贝毅垂头丧气,强颜笑道:“我贝某拿得起,放得下。输便输了,一千两纹银,容我筹措一二,三日内必定连本带利送至冯府。”

他怎么敢得罪王家,何况事已至此,他很清楚自己半点翻盘的希望都没有,不如愿赌服输。

“好说,好说。贝家的名声,我们冯家自然是信得过的。”冯苞苞笑着抱拳作了个罗圈揖。

所有人中,最开心的莫过于紫蕺。

当听到贝毅辱及女娲娘娘时,她本想等申式南走后,施展法术让贝毅吃点苦头。没想到,申式南给了她一个大惊喜,当众将其狠狠羞辱了一番。

申式南收获也不小,赢了一千二百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钱。普通的五口之家,一个月三两银子便可以过上富足的小康生活。

当然,对于世代簪缨的王公贵族或巨贾之家来说,一千两银子实在算不上多。史载某藩王出京就藩,光是搬运财产的运费就花费三万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