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钱庄和当铺背景不简单

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2229 字 19天前

申式南吩咐人给他送来一盏热茶,沈朝奉猛灌了几口之后,心情平复不少,却仍旧低头不语。

良久,沈朝奉抬起头,似乎是把心一横:“问吧,你们想知道什么。我只求你们能保我家人。”

“你先说说,为什么你会担心你的家人?即使最后证实你是凶手,也罪不及妻儿,你犯的又不是谋逆大罪。”申式南道。

“申大人,我听说过你。你在温州府破的案,在蜀香茶坊的赌约,我都一清二楚。可笑我刚才还被你骗了,以为你浪得虚名。”沈朝奉已经决定豁出去,开始有了冷静思考。

小主,

“你不过才二十来岁,就有这等心思。我心服口服,信你一次,告诉你一个惊天秘密。”沈朝奉说着,看了一眼刘捕头,道:“你确定你敢听这个秘密吗?”

刘捕头犹豫了一下,似是想要出门而去,看了看申式南。

申式南似笑非笑,神色不动,静静回望着他。

刘捕头似乎想通了什么,眉头一耸,头微偏,做出一个无所谓的表情。

他这个决定,等于将自己的命运与申式南绑在了一起。

沈朝奉不再看他,转而看向申式南,一字一句道:“盛丰钱庄和祥福当铺的幕后是同一批人。”

见两人对这个信息并不吃惊,又道:“公主府和武定侯府都只占其中的两成利,陕西田家只占了一成,山西范家独占五成利。”

“山西范家与江东世家大族虞氏和姚氏分别互有联姻。范家所得那五成利中,虞氏和姚氏各分其中三成。但虞氏和姚氏从不出面,站在台前的东家是范家的女婿胡晓非。”

申式南与刘捕头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吃惊。

虞氏和姚氏作为传承上千年的名门望族,在朝中和地方的势力盘根错节。这一点,关注时局的太学生申式南自然有所闻。

刘捕头不了解虞氏和姚氏的深不可测,他吃惊的是,公主和武定侯果然牵涉其中。这就不好办了,更不是他区区一个捕头就能搅和的。

虽说京债的生意,一方面是朝廷严令禁止,另一方面是屡禁不止,更诡异的是,朝中大臣和地方官员对此基本上人人心中有数。但如果较真,事情闹大了,武定侯和永嘉公主恐怕也不好过关。

“这些内情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有什么身份?”刘捕头有些呼吸急促地两连问。

“很简单,我是管总账的,好多东西从账目上就可以推算出来。”沈朝奉道:“至于说我的身份……”

沈朝奉闭上眼睛,做了两次深呼吸才睁开眼,道:“胡晓非与我曾是县学同窗。我们,也曾高唱‘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后来他攀上高枝,成了范家女婿。不知怎么的,搭上了郭玹的关系,又与郭聪郭珍两兄弟同时交好。他富贵后找到我,劝我别再只盯着读书人的绸衫。”说完,他吁了一口气,像是终于放下一桩心愿。

“然后,你就弃文从商,去了杭州,对吗?那还真是不容易。”太祖朱元璋对商人极为不友好,下令禁止商人穿丝绸,只许穿布。

故此,申式南很理解他,甚至有点佩服他的勇气。

“没错。你知道吗,我一个读书人,在当铺里从学徒做起,受了多少冷眼?有胡晓非的关照,我本没必要从学徒做起。但我既然入了这一行,就得跟读书一样,吃透这一行。”

沈朝奉话里暗含一层意思,如果不是入了这一行,以他这股狠劲,考个举人甚至中个进士,也完全不在话下。

“再然后,就是我带着祥福当铺抽调的一批人进京,筹备盛丰钱庄的开张……”沈朝奉还想继续吹嘘他的辉煌史,被申式南示意打住。

“范春不过是一个普通家丁,为何你堂堂朝奉要折节下交?你可别告诉我,就因为他身后是公主府。”申式南想确认范春与山西范家的关系。

“就是你猜测的那样,范春是山西范家的人。不过,据说是通房丫头所生,地位不高,也就胡晓非看得上他,范家便默认了。胡晓非不常在北京,他不在的时候,除了大事,基本上都范春说了算。”沈朝奉对此倒没有不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