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芦管柿宴:往年收银卅二万 这年收了九百两

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2300 字 19天前

众人不解,齐齐等着他公布答案。

“那一年,所有银场只收上来银课九百两。”申式南缓缓道。

“嚯……”“九百两?”众人齐声惊呼。

这也太狠了,没有人敢相信。

“那些钱到哪里去了?”徐椒椒问。

“问得好!”申式南道:“这是我早几年从翰林院文史馆听来的消息。前些日子,不是有人想将二火黄铜的贪墨赖到我头上么,幸好我们给户部的矿石,只在泉州交割,一切有据可查。我就让人顺便查了一下当年的事……”

申式南美美地吸了一口金柿,缓缓道:“结果,还真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时任福建巡按御史柳华,这人是椒椒的同乡,苏州府吴县人。此人擅置村楼,跟马哈省的团练兵一样,编民为甲,给兵杖,不过,却是委任豪绅为甲长。”

“这些人仗着有兵甲,逼迫银场矿工拼命干活,巡按御史、地方官和乡绅三方勾连,私分银子。偏又贪得无厌,竭泽而渔,矿工经常饿着肚子干活,稍不如意就是鞭打棍抽,实在没活路了,这才在邓茂七的带领下聚众反抗。”申式南道。

苏苏道:“可惜他们不知道,那些不是朝廷官兵,而是当地官绅的私兵。”

“没错。可地方官员禀报的是,矿工聚众叛乱。”申式南又接着道:“柳华调任山东副使后,汪澄和柴文显接任福建巡按御史。汪柴二人同样与地方官绅勾结,非但不派兵平乱,还任邓氏兵众攻城略地。”

“这是为何?官军丢了城池,不怕朝廷降罪吗?”徐椒椒再次瞪大眼睛。

“来,我看看,你们谁有当官的潜质。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申式南目光看向几个没有官身的人。

余承明看了眼邬蓝,轻咳一声。

“死样,你要说便说呗。”邬蓝脸微红。

余承明清了清嗓子,道:“我一有空就听余承汉读史,有个猜想,那些人是想借机将水搅浑,让贪墨的钱财,倒卖的粮食和军资等无从查起,或者干脆栽赃给邓茂七,上报为贼人所抢。”

小主,

申式南呵呵一笑,看向王炬,道:“不错不错。承明能看透这点,船厂副统制可为军中真统制。高举,你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王炬也乐呵呵看向余承明,频频颔首。大伙海阔天空谈了许久,先前的不快和担忧似乎已烟消云散。

“后来呢?”徐椒椒又问。

“这就要说到福建布政使宋新了。宋新也不是一只好鸟。沙县在他的庇护下,官绅肆无忌惮欺压百姓,租子须佃户自行送到粮仓,逢年过节要百姓上供送鸡鸭鱼,谓之‘冬牲’。邓茂七好汉一条,攻占沙县后,杀富户,拒‘冬牲’,下令地主自运租归。”申式南道。

“邓茂七深得民心,远近民众尽皆依附,月余聚兵十万之众,很快连下光泽、邵武等县,兵临延平府(今福建南平),又与叶宗留互为呼应。”

说到这,申式南看了看众人意犹未尽的样子,对申固道:“固儿,你去看下回袖姑姑,柿子还有的话,再来一份。”

申固小跑着下楼而去,申式南接着道:“这下,官绅知道怕了。可邓叶两军已成大势,打不过,只好招降。邓叶不是宋江,招降不成,这才上书请求朝廷发兵。听说太上皇大为光火,令陈懋率五军营和神机营等两万人,及江、浙卫所兵马三万,前往平乱。神机营是有火器的,还记得不?”

“后面的事我知道,我来说吧。”苏苏道:“陈懋到了之后,没急着打仗,而是收买内应。邓茂七手下大将罗汝先率先叛变,这名取得有意思。今年二月,罗汝先不知使了何计,怂恿邓茂七再攻延平府。结果……”

“结果邓茂七不出意外地遭遇伏击,惨死乱军之中。”苏苏道:“福建动乱,官绅出工不出力打了两年,太上皇不得不出动神机营,三个月就平定骚乱。随后,太上皇下令彻查浙江、福建暴乱起因。”

“有些人害怕东窗事发,匆匆忙忙拉前任巡按御史柳华顶罪,时任巡按御史汪澄、柴文显连坐,柴磔刑(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喉),汪弃市(闹市执行死刑)。宋新及按察使方册等十人本来也要连坐斩头的,不过,眼下看来,可能死不了了。”苏苏道。

“为何?”徐椒椒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