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土木堡之变有惊天阴谋?

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2223 字 19天前

右副都御史邓棨也是百姓称赞的官员,更是忠义之士。

邓棨本来可以不死的。土木之变爆发时,同行的人劝他一起逃命,邓棨却说:“銮舆失所,我尚何归!主辱臣死,分也。”于是奋力战死。

沉默中,王炬再次开口:“惠直,我有一不情之请,望成全。”

申式南点头道:“放心。待我回京,必定伺机查清土木之变真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炬听罢,颔首致谢。申式南猜到了他的意思,王炬是想请申式南查一查王振的死因。

王振的一切权势,只有紧紧靠着朱祁镇才有用。如果朱祁镇出事,首先倒霉的就是他王振。因此,王振可以说是最不希望朱祁镇有事的人。

对于王振和朱祁镇,申式南也是心情复杂。王振自然不是什么好鸟——不对,他连鸟都没有——可是,如果没有王振的全力支持,仅凭一个空头巡抚,申式南想要在云南诸司畅快行走,实施新政,只怕是困难重重。

朱祁镇莫名其妙地与思氏置气,用兵不当,除了让王骥之流赚了功勋爵位,空耗国力之外,对靖边殊无半点益处。

思氏挑衅皇权,自然该打,可打的方法不对,接二连三在同一个地方摔跟头也不长记性,倔驴也不过如此。

主少国疑,文武百官的确将朱祁镇欺压得太狠了。朱祁镇想要亲政,就得铲除士族官绅的勾连,可他派出的御史,没有几个干得过地方豪强。

在他渐渐长大这几年,地方官绅与中央六部及各个军卫,早已多方勾连,将大明帝国啃噬得千疮百孔。偏偏这个倔驴还急于求成,不听劝,没带多少兵就敢巡边查账。

没带多少兵这一点,申式南只是得到一些模棱两可的消息。真相如何,还需要进一步探查。

马杰和吴品透露的消息,加上刚刚众人对土木之变前种种异常迹象分析,各人心中均隐隐猜测,土木之变(注:《明史》确实将土木堡之变称为土木之变)恐怕真有惊天阴谋。

“今日闲谈之事,万勿外传。”申式南道:“若真有隐情,我等恐有性命之忧。”

众人各自点头,神色凝重。

“咱们说说后面的事吧。”申式南道:“首先,我离任之事,无需送别,也不要张扬。我与樟落悄悄出城,其余人马城外会合。其次,谭海,你让人去请马哈省来一趟,朝廷来人,肯定瞒不过马哈省。有些事我得和马哈省说清楚。”

“我的意思是,我离任的消息,尽量瞒着百姓,能瞒多久瞒多久。”申式南接着道:“再次,在座各位,不管是当官的,还是经商的,我走之后,一切照旧。各司要建立自己的书院,先生可以从山河书院抽调支援。尤其是戏班,还要扩大,进乡入镇公演还要更频,戏目也要更多。”

“不要怕花钱,商队赚来的钱,就是要用在这些地方。只有让更多百姓觉得大明好,云南诸司才能顺利改土归流。”申式南又道:“只有诸司真正成为我大明一隅,大明南疆才会永得安宁。”

第二天是腊月廿九,申式南和钱樟落简单装扮后,申固骑在他脖子上,三人在阿瓦城里瞎逛。申陌还小,就留在家里,由薇儿带着,在顾三嫂家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

这四年来,申式南始终在三府六慰之间跑来跑去,极少有空闲时间陪钱樟落和两个孩子。这都还是三个宣抚司和一个孟养司,以及一个永宁府没亲自去,而是委任他人代为巡狩,要不然他更是一刻没空。

尤其是孟养司,申式南常常懊悔不已。

如果他能快一点进孟养司,说不定就不会有第三次征讨麓川。而如果没有十五万大军深陷麓川,就不会有军资粮草耗空国库,就不会征发数十万徭役运粮。

如果不是国库空虚,朱祁镇可能不会急着去巡边查账,即使要巡边查账也会带上更多精锐兵马。

如此推想,可能就不会有土木之变,那朱祁镇就会有更多时间解决府库和粮仓顽疾,而申式南也会继续得到朱祁镇的支持,一鼓作气,克复交趾。

最主要的是,弟弟申佑也就不会以二十五岁的稚嫩身子捐躯土木堡。

如今,后悔也晚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