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马公公与颖国公有仇,那郑海与颖国公有一个什么三年之约!”卢兴脸上笑容绽放,凑到葛三耳边低声道:“你这样,你去找一个人......”
应天府(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城中有许多古老的建筑,也有许多传承百年的名吃老店。
徐妙锦拉着皮肤白皙的少年,带着郑海一路向繁华的城中街道走去。
这几日,应天府城中的酒馆、茶肆已经恢复了商业运营,官府撤消了因太子丧事而停止饮酒与娱乐的政令。
沿街商铺重新开业,各种小贩子也在大街上吆喝着,贩卖各种南来北往的食物与物件。
“允哥哥,你要节哀。瞧你,最近憔悴得都没有血色了,这样不行!”
徐妙锦拉着少年来到一个酒楼前,直指门前的巨大牌匾道:“醉仙楼,一醉解千愁。”
少年使劲地摇摇头,同时拉拽着徐妙锦:“不行!我不能喝酒,这是对父亲的不敬!”
“那好,我们不喝酒,我们吃鸭去!”
徐妙锦转身,斜对面是一个精心装潢的美食店,是专门制作鸭馔美食的馆子,门上木匾写着“白氏一品鸭”。
徐妙锦看向郑海,郑海正认真地打量着这独具一格的专美鸭肴的饭馆。
“郑海,怎么样?在北平没见过这样的馆子吧!”
徐妙锦一脸自豪,给郑海介绍道:“这天下属应天府最爱食鸭,也最会食鸭。最好吃的鸭子在应天府,而应天府最好吃的鸭子就是这一家!”
郑海看着小姑娘徐妙锦一脸自傲的样子,随口问道:“这的样子有北京烤鸭好吃吗?”
“北京?”徐妙锦一脸疑惑。
郑海知道自己说漏嘴了,连忙解释:“我是说北平,北平烤鸭。”
这个时候还没有北京,等明成祖即位后,迁都北平才有北京与南京的说法。
“哈哈哈!北平哪有什么烤鸭,我在北平逛遍全城,没找一家专门制作鸭子菜肴的馆子。相反,我们这应天府随处可以看到专门制作的鸭肴的馆子!”
徐妙锦哈哈大笑,一脸嫌弃郑海的样子:“你真是没见识!这白氏一品鸭,几乎可以与宫中的御厨做的鸭子一样好吃,堪称‘一品’。我带你见识一下应天府的鸭肴,一准让你赞不绝口!走!”
正说着话,徐妙锦已经拉着少年走上了白氏一品鸭的二楼。郑海跟着徐妙锦,进了一间独立的雅间。
刚坐下,徐妙锦就冲店小二喊道:“小二,你店的招牌菜来几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