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出了武英殿的大门,走下武英殿的台阶。
走在曲折而漫长的皇宫走廊里,郑海头一次感觉:这廊道太长了,这皇宫真的太大了,自己是如此的渺小!
回头看向武英殿的方向,西边的天空挂着绚烂的火烧云。
夕阳西下,给天上的云朵染上了一层血红色。
小太监昌盛跟着郑海背后,发现郑海回望西北方向的天空,也跟着停下来。
他不禁问了一句:“郑千户,您是在看天上的云霞吗?”
“是的,你见过这么绚丽的火烧云吗?”郑海随口问了一句。
太监昌盛抬头看向武英殿屋顶上的火烧云,红霞如血,染红了天空。
不等太监昌盛回答,郑海又自言自语道:“我见过。那次,我是在草原上,手持腰刀追杀北元的败退的残兵......”
“那时,我还只是燕王朱棣手下的一名小兵。那天的火烧云也像这样,红得像鲜血,天上地下都是一样的红色......我的腰刀都砍出了缺口,北元的士兵一个个倒下,溃不成军,鲜血染红了草原......”
“我真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一次发生,真的,太惨烈了!”
太监昌盛沉默地听着郑海的讲述,再看那火红的红烧云,仿佛看到了血淋淋的战场画面,不禁打了个寒颤。
再看向郑海,他有些莫名地钦佩。
不过,当看到郑海身后长长的影子,他提醒郑海道:“郑千户,您该离开了。”
忽然,郑海身体一震,眼光从天上的火烧云,转移到身边的太监身上。
他看一眼太监昌盛,点点头,若有所思地回答道:“是啊,我是时候离开了。”
转身继续向宫外走去,走了几步,郑海又回头,看向太监昌盛,问道:“昌盛,如果天意不可违,那我们该怎么办?”
太监昌盛疑惑地看着郑海,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小的不知道千户说的是什么,不过,小的知道,不可逆天行事,只能顺应天命。”
郑海冲太监昌盛点点头,叹了一口气,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六月,兵部侍郎齐泰升为兵部尚书,翰林院修撰黄子澄提拔为太常卿,两人一同参与皇帝朱允炆有关军国大事的谋划。
七月,皇帝朱允炆听从黄子澄的建议,征召汉中府教授方孝儒为翰林院侍讲。
方孝儒成为皇帝朱允炆的贴身顾问,经常陪伴在朱允炆左右。
平时,方孝儒时常出入朱允炆日常办公的武英殿,为朱允炆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