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盏花灯逐一点亮,北京城刚修葺一新的午门变得热闹起来,前来欣赏花灯的百姓络绎不绝。
两天后便是上元节,上元节赏花灯是年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今年,皇帝留在北京过年,上元花灯节更为隆重。
自从永乐十年(1412年)开始,朱棣宣布上元节在南京午门宴请文武百官,并在午门外搭建鳌山灯棚,邀群臣与百姓一同观赏鳌山灯三天。
今年是第三年,皇帝在北京过年,因此,南京与北京两地都举行鳌山灯会。
“鳌山”源于上古神话“巨鳌戴山”,是背负蓬莱仙山的巨大灵龟。
鳌山灯,寓意万民祈福、江山永固、盛世太平,是吉祥繁荣的象征。
鳌山灯,最早源于北宋,是竹子、木头等为骨架搭建的多层巨大灯棚,架子上绑系着各种彩色丝绸,悬挂成千上百盏花灯。
到明代时,鳌山灯的规模更大,花灯的样式更为多样,有华盖灯、方形宫灯、球形宫灯等等。
除了花灯,鳌山灯还悬挂有各式神佛人物画像,有些还在灯上写下字谜。
每逢元宵节,除了赏花灯、猜灯谜,百姓还能观看烟花燃放,观赏百戏表演等活动。
“殿下,后天灯节才开始,您看北京城的百姓,他们都已经迫不及待了。”中军都督同知马旺领着皇太孙朱瞻基检查灯会的筹备。
“人是真多,你们准备的鳌山灯搭建好了吗?”朱瞻基一边走,一边询问都督同知马旺。
马旺指着远处的高大的鳌山灯:“殿下,您看,鳌山灯已经搭建完毕,打算今晚开始点亮所有花灯。请殿下移步鳌山灯,这第一盏等就由殿下来点吧。”
“这灯谁点都一样,咱们先去看看。”
说着,朱瞻基与马旺一同走进鳌山灯的巨大灯棚中。
就在这时,广场上放起了烟花。
一朵朵烟花冲上天空,在天上绽放,十分绚烂。
不知是谁撞翻了烟花装置,原本射向天空的烟花突然射向鳌山灯的灯棚。
“不好了,着火了!着火了!快逃啊!”
一个惊慌的叫喊声,在午门外的广场上响起。
逛花灯的一众百姓四下逃窜,拥挤不堪,负责灭火的水龙队根本没法进入广场。
巨大的鳌山灯棚子窜起了一股股火苗。
看到鳌山灯棚起火,都督同知马旺连忙对朱瞻基道:“殿下,灯棚着火了,您快跑!”
朱瞻基皱起眉头。
四处都是人挤人,两个出口都被人群堵得水泄不通,往哪里跑?
【注】
《明史.解缙传》:“(永乐)十三年,锦衣卫帅纪纲上囚籍,帝见缙姓名曰:‘缙犹在耶?’纲遂醉缙酒,埋积雪中,立死。年四十七,籍其家,妻子宗族迁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