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道衍去世

这一关押,就关押了近十六年。

若不是道衍提起此人,朱棣几乎都要忘了这个溥洽和尚了。

都十六年了,不管溥洽是否真的知道朱允炆的下落,朱棣相信这个人都不可能说出来了。毕竟,要说的话早就说了。

想明白这点,朱棣答应道:“嗯,朕允了。”

“谢陛下。”道衍双手合十,向朱棣行了一个佛礼。

朱棣盯着道衍,问道:“道衍,你可还有什么要跟朕说的?”

道衍轻轻摇头。

“来人,传朕的旨意,将僧人溥洽从牢里提出来。”

朱棣说完,门外应了一声是。

不久后,僧人溥洽被人带进房间。原本是光头和尚的溥洽,如今已经是一头白发。

道衍起身,拉着溥洽对朱棣叩头拜谢:“多谢陛下赦免。”

朱棣看了溥洽一眼。淡淡道:“你要感谢便感谢道衍吧,是他求朕赦免你的。”

朱棣命人扶道衍回床上躺着,命其他人随自己一起离开。

出了庆寿寺,朱棣坐回御用马车,询问身旁的太监王彦:“他们两人,在房间里都说了些什么?”

“禀陛下,道衍并没有说话,溥洽跪在病床前也只说了一句话……”

“是什么话?”

“溥洽说,吾余生,师所赐也。”王彦回复。

朱棣有些失落:“走吧。”

没过几天,朱棣就收到了道衍和尚去世的消息。

得知道衍去世,朱棣十分哀恸,辍朝两日,命礼部为道衍举办丧礼,是按照僧人的丧礼举办,追赠道衍为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

朱棣特赐道衍墓地,葬于房山县东北,为他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授给其养子姚继尚宝少卿的官职。

“知道当年事情的人,又少了一个,”朱棣在奏折上批住,喃喃自语道,“郑海,你师父去了,你不该去陪陪他吗?”

【注】

《明史.姚广孝传》:“(永乐)十六年三月,入观,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至是,帝以(姚)广孝言,即命出之,广孝顿首谢。寻卒,帝震悼,辍朝二日……”